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標題: <影音>國科會跨領域創意加值推動計畫 成大發表成果 分享夢想成真喜悅 [打印本頁]

作者: globe0968    時間: 2011-2-18 11:49 AM
標題: <影音>國科會跨領域創意加值推動計畫 成大發表成果 分享夢想成真喜悅
(20110217 18:02:53)為提高研究成果之實務應用比例,進而促進台灣產業經濟的發展,由國科會工程處和工研院首次合作、共同規劃辦理的「國科會跨領域創意加值推動計畫」,17日上午11時在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系館俊銘講堂,由國科會工程處副處長阮昌榮頒獎表揚九項最新穎、極具市場潛力的綠色科技成果,同時,也邀請了幾位專家學者擔任審查委員提供市場面的寶貴建議,並舉行產學成果推廣座談會,吸引超過120名產官學界人士與會。. [* o) o  U4 n3 h1 Z- r. {, I5 e
- u: a8 K7 E4 d/ `+ p9 V1 u, h# I
http://www.cnanews.gov.tw/postwrite/photo/2011/20110217/00077101.201102170061.wmv# E) L% R: G6 {- [
2 N- P: \9 c$ t# h9 I% k' Y
訊息來源:成功大學
作者: mister_liu    時間: 2011-10-22 03:09 PM
本帖最後由 mister_liu 於 2011-10-22 03:13 PM 編輯 3 F! {9 Y1 I( i+ r) r+ {
* q4 p  z- Z% m- ]) @
提升教師研究與產學能量 研發處辦理「國科會計畫申請與成功經驗分享」研習
% j0 D! H: J9 ^9 \1 j. W, u6 O2 q[attach]14302[/attach]
6 ]5 k1 O- G6 g1 J1 q; u& r2 K8 V8 X
: P+ E' ]" W( t9 [  Z(20111021 18:25:58)為鼓勵育達商業科技大學專任教師積極投入國科會專題研究與產學合作計畫的申請,育達商業科技大學研發處於10月5日邀請校內財經學院林建信助理教授、人文社會學院陳儒晰副教授及經營管理學院彭德保院長等三位教師,分別就育達商業科技大學三個學院不同學門的計畫申請進行成功經驗的分享。
作者: mister_liu    時間: 2011-10-22 03:13 PM
首先登場的是財經學院林建信老師,就其個人申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的成功經驗進行分享,林老師首先就育達商業科技大學的研發能量進行個案分析與探討,另以研究議題如何成功吸引評審目光進行介紹,並就學門計畫的審核與評分作業進行說明,更重要的是強調老師應如何蓄積個人的研究能量進行分享與提醒。. R  p. d5 t; r, A4 ]

2 g' q+ F# h$ ]$ j' O9 x接下來,人文社會學院的陳儒晰老師也就其如何按部就班進行計畫申請及充實個人研究能量的方法進行介紹與分享,也把人文與社會相關學門的評分標準進行介紹,讓人文與社會學門的老師能夠先掌握評分標準進而舖陳個人的研究議題與計畫內容。1 j" S1 b- p: E1 U' Y
壓軸登場的是經營管理學院彭德保院長,彭院長年年均有執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而且大部分均為多年期計畫,研究能量豐沛的他,擁有數十篇的SCI及EI,國科會各類計畫的申請對其而言,均是駕輕就熟,彭院長除了分享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的申請經驗,也特別分享了產學合作研究計畫的申請與評分方式,技專校院「務實致用」的特色發展來自於產學合作,彭院長精闢的分享也讓與會的老師燃起申請國科會專題研究與產學合作研究計畫的信心。會場上三位教師精闢的申請經驗分享與提示,讓每位參與的老師收穫滿滿。
2 n. ]+ Y$ X6 b; w+ h) F% F# s4 E, }; d7 v6 A
更多詳情請見:http://www.ydu.edu.tw/: o* y, Y  [$ |# P

" F. e" u& [4 G; N7 h& o7 o訊息來源:育達商業科技大學
作者: innoing123    時間: 2012-7-23 03:19 PM
媒合橘綠科技創意團隊 為夢想家加值 國科會跨領域創意加值計畫說明會 在成大召開/ z& B% p6 D& g# x# U4 q! ?
[attach]17004[/attach]
+ |! i, y! ^9 [2 N3 X" h圖說:第三屆國科會跨領域創意加值計畫說明會暨跨領域社群媒合研討會媒合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T6 W/ ~% w! I

4 a2 I0 O. F2 N# C* o, o(20120723 13:58:43)為落實「創新社群,加值接棒」,國科會工程發展處建構跨領域創意加值平台,以橘、綠科技出發,媒合各界創意人士,為團隊夢想家加值。「第三屆國科會跨領域創意加值計畫說明會暨跨領域社群媒合研討會媒合研討會」在成功大學舉辦,邀請國內設計、工程、生物技術、人文管理領域的專家學者百餘人參與,藉由產學研等機構專家學者近距離的認識,及跨領域溝通方式,深入探討研發及解決創意方案的技術問題,激發許多創意火花。
作者: innoing123    時間: 2012-7-23 03:19 PM
國科會跨領域創意加值推動計畫主持人、成大機械系教授李榮顯表示,知識經濟時代下,資訊、知識和人才正快速傳播,知識社群愈顯重要,該計畫希望利用知識分享的社群增加創新的機會。在新的研發合作體系中,建立彼此密切的互動與信任感,累積能量,讓創新環境永續發展與再生,成就創意商品化的理想!6 N0 K, W$ W" h% g& p
. E- z# r5 b) F# D4 S% d4 ?' _
國科會工程處為使創意方案早日成為產品,選出國內50個創意構想書,做為跨領域團隊申請下一階段「可行性評估計畫」的執行標的,並於台北科技大學與台南成大舉行說明研討會,媒合各方創意團隊。
% z/ I, t$ p- g  t* |$ I) p! Z2 J; k: w& ]: H& ]' I
在成大場次,由國科會跨領域創意加值推動計畫主持人暨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李榮顯說明計畫內容,並邀請歷屆計畫主持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暨研究所游元良老師、國立臺灣科科技大學阮怡凱老師、台南應用大學文創設計研發中心陳中聖主任、東方設計技術學院電子與資訊系林博川老師,現場進行經驗分享,提供現場50個創意方案擁有人參考,並讓50個創意構想團隊於現場作一簡短報告及徵才說明,並進一步媒合產官學研的創意工作夥伴。2 l1 U" E; h7 s
! S4 U; L  R0 y& G. |+ h$ G
50個創意構想團隊,針對橘、綠科技做為創意發想,提出「具殺菌除臭功能之太陽能戶外用垃圾儲存桶」、「再生塑膠家具-綠色環保共生新概念」、「節能空調管家」、「藝術化太陽能氣密窗」、「銀髮族守護系統」…等繽紛亮麗的創意加值方案。說明研討會約有150名關於設計、工程、生物技術、人文管理等領域之專家學者、學校技轉單位及業界人士共同參與。7 @9 s; D/ D& p  }  N
  ]. V$ }  e; g# C* b. H/ r* _& b
※各團隊徵才訊息與相關詳細訊息,可連結「跨領域創意加值平台」(http://www.etop.org.tw/jspui/build/green/)一探究竟!7 z& E  m+ T8 w1 V$ |

. P: a- v5 k9 ?" F訊息來源:成功大學
作者: Web    時間: 2013-10-28 08:40 AM
聖約翰科技大學舉辦「國科會工程處電力學門101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
7 P# F% y5 Q' Q" l& f' ?[attach]18958[/attach]# ?" a& g: D$ h6 R& R
「電力應用實作論文觀摩競賽」參賽學生解說其研究成果
% S, P" ~" M! O1 v4 h+ I& ~* ]: j9 u- b1 f; g* t+ H) f9 h
(20131026 13:54:49)由國科會工程處電力學門與聖約翰科技大學共同主辦的「國科會工程處電力學門101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於102年10月26日假聖約翰科技大學舉行。本次會議是電力工程界一年一度的學術盛會,希望經由研究成果的分享與研討,促成國內產、官、學、研各界人士的定期交流,藉此增進彼此間的合作關係。
作者: Web    時間: 2013-10-28 08:40 AM
會議由聖約翰科技大學校長陳金蓮、國科會電力學門召集人張宏展共同主持開幕典禮,計有200多位產官學界專家學者出席,除於會中發表137件國科會電力學門101年度專題計畫案之研究成果外,並進行新進人員研究成果評選及頒獎,此次獲得優等獎分別是中原大學李俊耀、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李振農及國立海洋大學林正凱等3位教授。/ t& |& s/ |; Q. o7 Q  H. s+ A6 o

5 {! d" A. n8 @" X0 u! E主辦單位聖約翰科技大學陳金蓮校長表示,國科會工程處每年定期舉辦全國性工程學門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主要目的在提供國內相關領域之學術界與產業界交流平台,希望能透過成果發表、相互討論及意見交流等方式,增進產官學界的創意激盪與合作交流,以提升我國產業能力。國科會電力學門張宏展召集人則表示,電力學門在過去5年當中,每一年投入1.2至1.3億元經費,支持160-170件研究計畫,外界非常關注研究成果。希望能透過成果發表的機會,讓大家群聚一堂,彼此交流觀摩、腦力激盪,讓研究成果得以活化,並發揮最大效益。7 X6 H& L4 ^+ m: b4 r% [9 q/ }
  Y6 v. q8 M6 N/ c2 L
本次大會同時邀請中央大學林法正教授就「智慧電網主軸專案計畫推動構想」進行專題演講。另為鼓勵青年學子動手實作,以達到培養實作經驗及提升職場技能之目的,成果發表會並進行「大專院校電力應用實作論文觀摩競賽」,於參賽隊伍中遴選出6隊進行最後決賽。台灣科技大學學生以「4kW高功率密度電源供應器之研製」勇奪第一名,第二名為澎湖科技大學「數位式局部放電分析儀之研製及其應用」、第三名為長庚大學「應用於農作物之多級倍壓高壓產生器研製」,佳作三名則分別由中山大學、義守大學及勤益科技大學學生所獲得。. e; z" p/ c  Y2 [- {1 U6 ^
* }& y$ C! g" C8 X9 _+ u; U

: C, i+ H7 ~! @% N2 g% `訊息來源:聖約翰科技大學
作者: globe0968    時間: 2014-10-7 11:22 AM
標題: 臺北大學跨領域高峰論壇 提升台灣人才競爭力
[attach]20471[/attach]
- c5 w* Y" Y. j2 E- D出席者合影8 ]* ~3 r+ @0 N+ ?( |9 [% ?

7 Q  ^4 w5 R1 Q0 W0 _" }(20141006 17:55:57)現今社會變遷快速,在校所學知識,數年後急速落伍,大學教育應培養具有兩個專業的(pi)型人才。國立臺北大學電機資訊學院於3日在三峽校區舉辦跨領域「提升台灣人才競爭力」高峰論壇。大會主席電資院陳裕賢院長訂出論壇四個主軸:一: 跨領域如何具體化,以提升臺灣人才競爭力。二: 人才流失、關閉政策,如何提升競爭力。三: 如何提升競爭力,走出臺灣22K魔咒。四: 如何在面臨全球化、智能機器時代提昇全球化競爭力。本年度高峰論壇由交大奈米與清大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教育部卓越計畫、Taiwan ACM SIGMOBILE Chapter 協辦。' {8 m0 p6 F6 L! ^( q2 j, P
! I7 u( N) }# n
中研院張俊彥院士首先指出教育為立國重要因素,創新的教育、科技、經濟、人文與法治可創造價值,張院士推動主動學習,重點為「熱誠」且以此才能改變學習態度,教改需要改變的是教師而非學生。
+ ~8 F& ]: b( t) J
' r8 d5 q' @3 }鈺創科技盧超群董事長/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指出現今為科技創富時代,可鼓勵青年多元化找尋職涯發展,並幫助他們俱有「科學求真、科技求是」的興趣。
作者: globe0968    時間: 2014-10-7 11:23 AM
許炳堅榮譽講座教授提出許多「人文與科技,在21世紀全球化、智能機器時代的新對話」的觀點。在物聯網普及之後,機器人在辦公室與居家生活廣為流行,並迅速地取代人類,如何因應與解決。華人的思維應多談些不存在的可能性,提升創新性的思維,而非僅談已經存在的結果和事實,會扼殺許多創新的想法。
4 f( t1 ?+ k0 x$ j
/ L: C3 p' V* P9 Y臺北大學薛富井校長指出教學不該再照本宣科,而是鼓勵學生主動且多元思考,鼓勵學生組織社團並給予各面向的學習機會,使其畢業後面對問題時週延思考、訂定計畫並付諸行動。臺北大學陳銘薰副校長也指出本校強項是法商領域應和資通訊科技結合,發展為重要和有特色的學科。目前也設立創新創業平台,有一半以上的創業團隊都結合資通訊領域,此跨領域的發展才是未來重要趨勢,需考量業界需求培育人才,注入新原素並改變教師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競爭力。* b; a4 `0 Q7 p8 P1 Z& J" H* K$ t
' W1 o. y! E2 G% s: H0 T
臺北大學校友總會謝士滄理事長說企業人才的最好選擇是在做人處事上有好的態度、執行力與忠誠度,所謂「二度一力」。台灣教育不論市場需求,所以投入職場的畢業生,往往改弦易轍,造成教育浪費。瑞士洛桑旅館管理學院學生先至世界各地旅管實習後才至學校、美國歐林學院打破傳統不發書而發工具箱,其教育方式值得學習並做為教育與人才如何滿足市場需求的參考。
- N# r8 `9 G8 p6 }" Z1 o
* o2 p. Y- F5 p$ w5 r+ `6 \. ], Z臺北科技大學姚立德校長指出該校培育學生競爭力的四個做法,分別是一、馬步紮的穩: 技術紮根且設備與業界同步,要求學生受訓並取得甲、乙級技術士證照,可大幅提升就業率。二、頭腦轉的快: 學校為企業家搖籃,創新創業學程為主要重點並協助老師與學生創業,並成立點子工廠進而實現成果。三、心頭放的正: 品格教育與企業合開企業論理並在大一有勞作教育,學生要有願意彎下腰的胸襟,才能為別人服務。四、眼光放的遠: 鼓勵學生國外當交換學生,讓學生更具有國際觀念。
作者: globe0968    時間: 2014-10-7 11:23 AM
國立宜蘭大學趙涵捷校長指出大學生不只存在著專業素養的瓶頸,更因專業知識不斷在快速變遷與發展,若無靈活思維從事跨領域整合工作,將無法因應變局,現今為解決問題年代,找出問題、使用問題才是解決需求的根源、如何發現生活中的問題,進而才會有所謂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來自生活需求,創業家到非洲觀察出人民需要一手可拿6瓶水的塑膠環,這就是創新來自生活需求。! u* `( D& L% _4 Q
' h' _$ p9 B5 o3 c
國立商業大學張瑞雄校長指出學校應改革課程架構,讓學生學習第二專長,業界需要各階層人才,若均為大學畢業生,技術工作將無人從事,好比紐約市長彭博說與其貸款念大學,不如學水電還來得有用,例如生技產業尚未發展成熟,所需人才少,就業必受影響,跨領域能創造出新啟發,像電信工程師利用螞蟻獵食想出無人監控,指南針與地毯結合讓符合回教徒需求,且如何教出文藝復興人才是要點。
( n/ y+ {% h7 A6 u2 o# F% Q, _* k, |: I: a# E
海洋大學李選士副校長指出面對瞬息萬變環境,產業界需要「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台灣學歷貶值且開放低技術外勞進入,反觀新加坡與香港則相反。產業、學校與訓練結合並共同向上提升,且學校應培養綠色人才且其有五力要素:一、明辨思考的能力。二、溝通協調的能力。三、國際移動的能力。四、團隊合作的能力。五、解決問題的能力。
% O( }+ P7 y0 ~9 M1 d, N) A# t5 x4 O6 O8 J! ~
臺灣藝術大學藍姿寬副校長指出業主不分規模與營運,聘用員工沿用22K扭曲政府初衷,若採紅海策略以低價取得市場且品質與創新不被重視,此負向趨勢將影響高階人才需求,若採藍海策略則相反,因應全球挑戰,提升人才的競爭力才是具有正向發展的價值,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例,獨特與代表性為必然要素,若無法發展此特色將被洪流所淹沒。
* c( w- v+ r6 O2 m5 R: T6 w' ~1 ?$ w
訊息來源:國立臺北大學




歡迎光臨 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http://www.chip123.com.tw/)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