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標題: 臺日三號基金成立 瞄準半導體、綠色永續、健康照護產業 [打印本頁]

作者: SophieWeng@G    時間: 2022-3-2 09:24 PM
標題: 臺日三號基金成立 瞄準半導體、綠色永續、健康照護產業
臺日基金耕耘十年成果斐然,獲投資方持續注資。工業技術研究院旗下之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簡稱創新公司)與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旗下三菱日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菱日聯投資),突破疫情國際經貿僵局,於今(2)日共同宣布攜手合作臺日三號基金,這是繼2011年臺日一號基金、2015年臺日二號基金成立後的第三度合作,目前已成功募集4,950萬美元並已順利營運,基金規模期望能達成5,000萬美元,以投資臺灣企業、日本企業,及臺灣或日本相關的潛力公司。透過臺日基金作為投資平台,鏈結臺日產業合作優勢,瞄準高階半導體、綠色永續、健康照護等領域,以資本市場結合科技市場,扶植藍海企業進軍全球布局,發揮國際合作綜效。
( A+ |& m$ C' Q9 f/ |. w1 t
% L0 L& F8 n4 o0 e5 i% `- P5 J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臺日在經濟、貿易、產業、文化等各方面均有密切關係。日本是我國僅次中美的第三大貿易夥伴,而臺灣則是日本第四大貿易國,受惠於美中貿易戰,臺日合作綜合新南向政策,成為擴大全球供應鏈的最佳組合,並形成「新黃金三角關係」,2020年雙邊投資金額達13.52億美元。臺日基金成立十年來,不斷協助新創事業萌芽成長,並落實臺日產業實質合作的成功模式,深化臺日合作,此次臺日基金三號成立,有望促進臺日企業雙邊投資,帶動整體投資市場動能。
. K) L) X. ?0 ~8 A1 i3 T
! X! {9 X, U9 Y& ~& ]! B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及創新公司董事長劉文雄表示,臺日基金自成立以來,已建立創新公司與三菱投資互信並獲臺日雙方投資股東長期支持注資,有效鏈結臺灣創投與國際創投資源,將資金挹注在臺日雙方的新創企業,不但促成雙邊多元深度合作,也將新創團隊推向世界舞台。目前已投資22間臺灣公司、20間日本公司,並成功在臺灣及日本掛牌。例如,為臺灣業界促成無刷直流馬達(BLDC)控制模組打入日本最大的BLDC大廠、車用鋁鍛廠進入日本車廠供應鏈、日本先進機械視覺(AOI)檢測廠與臺灣電子大廠合作等。未來將奠基雙方成功的資本合作基礎上,加上工業技術研究院對科技市場的了解,積極聯結資本市場與科技市場,為臺日企業、甚至是亞太業者、新創菁英等搭橋國際市場,引領企業搶先機、創價值。  l! y7 ]) [2 z
7 Y+ }) X  j/ O0 M) q  L9 R; M- T
三菱日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社長坂本信介表示,臺灣和日本是交情深厚的老朋友,面向未來,我們必須將臺日的友好關係更加發揚光大。在考量是否籌劃三號基金之時,坂本先生抱著強烈的信念,深信為了臺灣和日本雙方的未來,過去在臺日基金上所付出的努力必須繼續傳承下去。
& G; B8 Z9 l! k% Z; `# ]/ z; O" D' E; x) Y" f
臺日基金由創新公司與日本三菱日聯投資所共同成立的Golden Asia Fund Ventures Co., Ltd. 進行募集與管理,基金平台鏈結了代表臺灣高端技術與產業網絡核心的工研院及創新公司,與代表日本深厚企業關係與資金融通龍頭的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及三菱日聯投資。基金管理團隊由跨領域、跨業別具有實績的資深專業人員組成,是一個兼具促進臺日產業合作與商業投資效益的基金。十年來不斷協助企業鏈結國內外資本、援引關鍵客戶、襄助企業治理與掛牌。臺日一號基金已成功運用資本壯大被投資企業,臺日二號基金業已完成新案投資,後續將著重提升被投企業價值並協助其順利掛牌或其他出場機制。, ]: o# `( B3 Q/ U+ s- H2 I3 c
7 a8 {  o% ~/ b% ?$ \
臺日三號基金則將放眼新投資標的,投資方除三菱日聯投資外,亦有長春集團、秀波電子、經寶精密(JPP-KY)、晃誼科技、Transton Holdings等知名企業,投資組合包含興采、經寶精密(JPP-KY)、台生材、台灣氣立、廣閎科技、Visco Technology、Solasia Pharma、Orthrebirth、Kyulux、Daiz、泓德能源、東佑達、凱鈿行動科技等。臺日三號基金投資範圍不限產業,將聚焦於高階材料、半導體、綠能、健康照護及其他如電動車(EV)產業、精密機械等領域,藉資本鏈結臺日企業技術、或與臺日相關的潛力業者,搶攻下世代市場先機。
- g: I* U" I6 b; t1 x5 Z) Y
0 [' z" r% \( W5 y




歡迎光臨 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http://www.chip123.com.tw/)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