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標題: 補償電路控制器 [打印本頁]

作者: tihon    時間: 2008-5-7 02:04 AM
標題: 補償電路控制器
小弟目前在設計boost converter的補償電路,拜讀了「電力電子學綜論」一書,
書中提到類比控制方式大分為1.比例-積分-微分控制 2.相位領先及相位落後控制 兩方向,
1.比例-積分-微分控制又可分為:
A. 比例-微分(PD)控制,特性如下
  (a)系統之響應速度變快,可降低上昇時間、安定時間,而頻帶寬度和相位邊限也會增加。
  (b)於電力電子之相關應用中,微分動作容易使切換頻率雜訊變大,故於切換式轉換器中較少使用。
B. 比例-積分(PI)控制,PI控制迄於工業界及電力電子相關系統上經常使用,特性如下
  (a)系統之阻尼會增加並可降低系統之最大超越量。  <--不太懂這是什麼?
  (b)系統之響應時間會變慢,會增加上昇時間即減少頻帶寬度,但會降低系統之穩態誤差。
  (c)於電力電子之相關系統中可濾除高頻切換雜訊。
C.比例-積分-微分(PID)控制,PID控制器乃結合PD和PI之優點,會達到更佳的控制效果。
   PD與PI的優缺點剛好互向相反,那使用PID控制的話,結果都是往優點方面嗎?感覺應該不會耶!
2.相位領先及相位落後控制,主要就是K因子控制器,即版上有人提到某本論文寫到的 type I、type II 和 type III 的架構,
   此控制器方法其數學關係式較其他控制方法簡單,且電路容易實現,設計較為容易。

想請問大家在設計補償電路時,大部分都採取哪一種控制方法?書中提到工業界與電力電子常用第一種方式,
但小弟找尋paper時,以第二種架構居多。請大家推薦哪種方法比較好?或是有其他更好的控制方法(類比電路)?
有設計過的前輩可以分享使用的優缺點嗎?謝謝
小弟實驗室的老闆實在不懂這一塊,我也不知道該問誰,請前輩多指教。謝謝
作者: buliu123    時間: 2008-5-20 02:16 PM
跟樓上的大大遇到相同的情況,在設計boost converter時對補償點路真的是一知半解,尤其在current mode boost converter 設計時計算出(未補償前)有一低頻的極點(約1K),及又另一個右半平面的零點(約30K)只相差十倍頻,請問它的補償電路應該如何設計???另外根據樓上的大大的資料讓我穫益良多,再請問PD,PI,PID controler有蛇麼實際的電路圖形可以跟上面大大形容做對照呢??本人只想弄清楚關於補償電路的問題,希望有高手能給個解答,謝謝!!




歡迎光臨 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http://www.chip123.com.tw/)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