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5155|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少科技新貴也都得了憂鬱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4-5 11:08: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贏家VS.專家 中信月刊 媒體公關顧問◆張世民 第500期 2003.10出版6 H9 X) @) ?, q/ z7 `% d0 m
http://www.twccm.org.tw/CCM_Mag/200310/2.htm& S! {4 Q+ C* s
" w8 i$ I- S$ G. \! `" t
月前在與幾位媒體主管及企業經理人餐敘時,其中一位企業經理人感慨道:「現在只有贏家,沒有專家!再資深的CEO或專業經理人,只要業績不理想,隨時準備下台,掛冠求去。」8 Y8 s) n6 t7 u. E" s3 v: d
# N1 a9 y6 d8 m* B% B4 I
另一位電視媒體主管聞言附和:「現在一切以收視率掛帥,專業擺一邊!一支番仔火、一桶汽油的爛連續劇,也可以大紅特紅,令許多資深專業的電視戲劇製作人為之氣結不解!」
3 ^' n& R0 C- U; g. I! v
# H3 B+ k9 H! z; Z5 k接著一位報紙媒體主管也心有委屈的訴說:「現在報導新聞,只要政治正確,迎合報老闆的政治立場就好,所謂新聞專業理念,不是聊備一格,就是乾脆束之高閣!」
+ W3 P( M# m/ @' ~( M$ \1 Y" E. w0 E0 V! y1 R
這些媒體主管及企業經理人,都是在職場工作約有二十年資歷的高階主管,如今卻有滿腹的牢騷與無奈。似乎覺得江郎才盡,有志難伸,英雄無用武之地,因為無論有再多的專業經驗,見解如何高超的專家,只要不是贏家,不能為企業,或不能為老闆賺取利潤、贏得收視率,一切都徒勞無功。% b! M% _$ P; F+ I/ p; J

5 M0 {/ Z* }. ?9 K' v" ?' U專家非贏家  c3 p: `" O2 b, r/ u: o4 b0 d

( e1 A: h8 S& o' ?$ K( [# O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強調,在企業管理上,除了要求「效率」,也要講求「效能」。「效率」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事情完成;「效能」,則不但要把事情儘快做完,還要把事情做對、做成功。亦即不但要成為工作有效率的專家,還要成為有卓越績效的贏家。
5 w: i) o6 Q  k9 U6 `" h
* c4 y% M5 X+ u$ S+ I高中國文課本有一篇陳之藩先生所寫的「哲學家皇帝」,文中提及愛因斯坦說:「專家還不是訓練有素的狗!」意謂專家往往只專精某一門學術,愈是專家,所學愈是狹隘,愈會鑽牛角尖,有其限制盲點,也就有百密一疏或有其黔驢技窮的時候。, g6 f' M6 r- u5 O. O& Z
0 O, I+ P0 L) z* m& g# \; L
所以,開車技術老練的遊覽車駕駛,稍一不留神,或突然煞車失靈,或路況不熟,都可能釀成重大車禍,造成慘重傷亡。醫術高明,也是醫界權威的名醫,一不小心,也可能被SARS病毒奪去寶貴性命。藝高人膽大的打火英雄,一遇到窄巷狹路或超高大樓,對於祝融的肆虐,也束手無策,望火興嘆。% I2 \7 U$ p7 `
) K' k- f' c8 ], a
氣象專家的氣象預測,經常失去準頭,所以氣象報告有時候只能參考,不能盡信當真。許多股市分析大師,也經常預測錯誤,分析離譜怪誕,誤信其言而被套牢者大有人在。號稱財經專家或學者從政的學術精英,一進入政府官僚體系,在政治凌駕專業,官大學問大,專業必須為政治服務的情況下,一切理想堅持只有拋到九霄雲外。難怪許多政策荒腔走板,民眾只好淪為錯誤政策實驗的白老鼠,或政客謊言玩弄政治的無辜犧牲品。3 z' l  k. r4 G1 C/ e3 J. p9 _) d
' R" {- O& x& g0 P8 l/ m# q6 l
許多博碩士或各行各業學有專長的專家,也都面臨裁員或失業的壓力,走投無路,苦日子揮之不去;許多大陸台商不再是天之驕子,無論是專業技能或管理職位,逐漸被當地幹部所取代,身價大跌;不少科技新貴及醫生,也都得了憂鬱症,因為科技新貴的財產大幅縮水,SARS專責醫院的醫生,因病患流失,收入大幅銳減,心中鬱卒不已。
7 E0 P$ w  Z% t' f5 q: Y8 @* I& e
現在是專家人滿為患的時代,也是專家自身難保的時代...
4 B4 D" E' Q  f% I5 R' C, C+ i6 `+ Q2 M
9 F6 L' |* `+ g[ 本帖最後由 jiming 於 2007-4-22 10:54 AM 編輯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7-4-15 16:45:14 | 只看該作者

憂鬱症也會痛 電子新貴痛到想死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sharan20060207192927, m; ~" ]9 q3 S3 }; u

+ H9 V/ ?; O5 r# I8 i憂鬱症也會痛 電子新貴痛到想死 % L% E/ m% Y! i" B. L6 {
記者:范文欽     攝影:黃建國    台北     報導 , g( U$ V" @% C) j- _9 n8 x+ C

4 d+ p  {* x8 O, X5 t' h& G/ I. w* E5 ~3 h/ _# ]
如果得到憂鬱症,除了會出現情緒沮喪、脾氣暴躁或有自殺念頭等症狀之外,國內醫界調查了100多位病患後發現,5成以上的憂鬱症患者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慢性身體疼痛,如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很可能會延誤病情。
0 j! c& M- _1 K3 h
0 Q# B8 C9 r( J9 a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陳經理,為什麼也想自我了斷,原來,身上不斷出現的各種疼痛,讓他痛不欲生。 林口長庚精神醫學部主治洪錦益:「一位中年男性他出現失眠,全身疲累無力,注意力無法集中,肩膀酸痛、頭痛、胸悶、心悸等,不舒服的症狀。」
憂鬱症除了大家熟知的精神症狀外,醫師發現,五到八成的病患還會時常哭泣,或出現頭痛、心悸、胸痛、背痛、胃痛或肌肉關節痛等慢性身體不適。 林口長庚精神醫學部主治洪錦益:「它是一個血清素跟腎上腺素,這兩個神經傳導物質失調的問題,當這兩個神經傳導物質,出現失調的時候,他會出現疼痛系統。」 醫師說,這類疼痛如果看了醫生還是無法解決,長期下來,沒病也會變成憂鬱症,因此提醒民眾,如果身體出現不明疼痛,伴隨情緒不佳、疲倦、嗜睡,可能就要懷疑自己已經罹患憂鬱症1 |* i9 L4 `( j

  V" _' ^* z" [! ?+ y3 e! a4 K# X, s  P! h[ 本帖最後由 jiming 於 2007-4-15 04:46 PM 編輯 ]
3#
 樓主| 發表於 2007-4-22 10:49:28 | 只看該作者

憂鬱症席捲科技新貴

http://www.cyberone.com.tw/ItemDetailPage/SearchResult/05SearchResultContent.asp?Keyword=科技新貴&MMContentNoID=16966; o; F  W  o& f3 s/ j/ K! ]$ A7 i
憂鬱症席捲科技新貴
時報周刊 報導/劉居全 攝影/焦正德
2005/5/25
! R5 L( ^; A3 O  X; h9 {
因工作壓力大,洪漢青曾一度受憂鬱症困擾。(鄧博仁攝)
「我曾經想從高雄柴山跳進西子灣,還好有太太的陪伴、達賴喇嘛的經書及法鼓山聖嚴法師的說道,伴隨我走過那段低潮……。」這是明基電通電腦產品策略事業部總經理洪漢青,回首自己當年在IBM服務時,走過憂鬱症的告白。儘管他曾經兩度拿下IBM大中華區總經理獎,在職場上呼風喚雨、無往不利,卻曾一度被隱形的敵人「憂鬱症」徹底擊垮。 走過憂鬱之谷,現在的洪漢青常常將他的經驗分享他人,希望身處高壓力的高科技產業的同事,不要被這個看不見的敵人給擊垮。許多高科技產業,比如IBM、友達光電、台積電等,也會藉由委外單位或內部設置的相關部門,來防堵這個二十一世紀的人生隱形殺手。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憂鬱症、癌症及愛滋病,被並列為二十一世紀的三大黑死病。WHO估計,全球憂鬱症人數有日漸增加的趨勢,預估到二○二○年時,憂鬱症將僅次於心臟血管疾病,成為全球疾病負擔(burden of disease)的第二位。不僅如此,國際勞工組織(ILO)也將憂鬱症列為二十一世紀員工失能的重要疾病之一。 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估計,美國每年因憂鬱症所損失的金額,高達四十三兆美元,其中,在職場上因憂鬱症而失去勞動力的損失,為二十三兆美元;數字之龐大,令人不得不重視。隨著來勢洶洶的憂鬱症浪潮,如何幫助員工調適壓力及輔導員工避開這場藍色憂鬱風暴,且不影響公司的競爭力,已成為各企業必修的一堂課。 「憂鬱症有輕、重等不同程度,據估計,每一百人中,可能約有近兩成的人,或多或少有輕重不同等級的憂鬱症。」憂鬱症防治協會祕書長及台北市立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湯華盛,說出憂鬱症的普及程度。「憂鬱症好發的年齡,約在二十七至三十三歲左右,女性較男性容易罹患。」...
. j  o; }; o9 T8 Z6 f" c! {
4#
發表於 2011-6-28 10:05:07 | 只看該作者
「聽到寶」解憂 竹科前主管創業抗病魔7 i! @# @, J" \+ ]9 s; d  u/ J7 a
聯合新聞網 - 5 天前
2 |0 g' m) t6 v- u; N/ B. L) C% u) Y
其中一位申請者李卓鴻,曾在竹科擔任主管,因長期處於24小時待命壓力,罹患憂鬱 ... 李卓鴻原本是科技業主管,在竹科工作近10年,須24小時隨時待命,周休二日也不得 ...
5#
發表於 2011-12-27 08:27:54 | 只看該作者
竹科人紓壓 LivingOne學做菜
, G' k( }. g; d# |- c' F5 s聯合新聞網 - 3 天前9 w/ j# K  \* c4 F7 L3 j0 P
他說,竹科人壓力大,開辦後發現,不少人在做菜中找到成就和興趣,「我希望這個空間帶給人舒緩感」;他指活動設計都以讓人鬆、解、悠活為主。 LivingOne所在地址原是 ...
6#
發表於 2012-4-2 15:57:31 | 只看該作者

遠離憂鬱──狂亂世界中的靜心法

牛津大學威廉斯教授4/16演講「正念認知療法」,教你發現生活中的美好。2 B! W# J0 J  Z( c  J. X4 @
  d% S8 y9 a' K0 g
(20120402 11:28:54)如何不讓憂鬱症找上你?如何在煩亂的生活中靜心自在?結合西方身心醫療理念與東方禪修的「正念認知療法(MBCT,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近年來備受國際矚目。英國衛生署NICE評鑑更已將「正念認知療法」列為預防憂鬱症復發的最佳療育方法。該項療法創建人之一的英國牛津大學威廉斯(Mark Williams)教授,將於4月16日晚上7點至9點,於台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現身說法。
$ J8 I( F0 u% \+ L% ?7 J; ~; r$ d, E% I' n9 [. v
正念認知療法(MBCT )不僅適合專業者學習,人人皆可應用,是一套有系統又容易學習的靜心法。這方法是由英國牛津大學威廉斯教授等三位認知心理學家,以認知行為治療(CBT)為基礎,融入美國卡巴金博士「正念減壓療法(MBSR)」的理念,所發展具有東方禪修靜心力與西方認知洞察力的自我療育方法,經實證研究證明此方法的普遍療效。
# q, {# `2 r, W8 i( Z( X- O* E
/ ?5 \) l' g8 y+ i# k& {; b& S) p近年來,威廉斯教授在MBCT的基礎上,為生活煩忙的現代人特別設計一組「狂亂世界中的靜心法」,對於不是憂鬱症患者的一般大眾,也很適合融入日常生活,培育自己發現生活中美好的能力,讓生活更加自在。
7#
發表於 2012-4-2 15:57:46 | 只看該作者
「正念認知療法」雖然取法於佛家禪修,道家哲學、太極、瑜珈等東方智慧,但威廉斯教授等三位著名的認知行為治療師,以西方身心醫療為基礎,藉由訓練人們以比較寬廣的視野,不批判的接納態度面對自己與世界,透過內觀靜坐看清「想法只是想法」,而不是事實,長期實證經驗與研究發現,往往能夠使人從不斷反芻過去擔心未來的狀況中「解放出來」。這方法猶如結合西方身心醫療理念與東方禪修的「東西方精神混血兒」,經過引導與學習,能提升自己與壓力共處的能力,發展自覺活在當下的能力。
5 C- I+ l: k- m& _" z( Y7 @- h' u# I" R' R% W( p
學習正念療法,有助於面對工作、家庭、人際社會、環境、生老病死等課題,從生活的挑戰中成長。不管再怎麼忙,睡覺、吃飯、沐浴、更衣、走路、排隊、使用電腦……幾乎是每個人共同的日常生活,這些時候就是練習「生活禪」最好的時機。無論在多麼繁忙艱辛的日子,生活總也會有許多小小的美好時刻、感動的際遇或啟人深思的事件,我們若沒能力感受這些美好經驗,往往它們就悄悄溜逝,生活也可能變得貧乏僵化。當生活中會有壓力、挫折、焦慮與種種難題的時候,正是「不愉快紀錄」與「壓力經驗探索」練習最佳時刻,毋須在意識上排拒這些經驗。
8#
發表於 2012-4-2 15:58:18 | 只看該作者
本次活動由南華正念中心邀請正念認知療法的創建人-威廉斯教授首度來台演講與授課,除了針對教育、醫護、心理、社工、宗教、企業等專業工作者辦理專業訓練課程,也在4月16日晚上7點至9點,於台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安排一場公開演講。你將發現,並不需要到什麼特別的地方,也不需要轉換生活的外在軌道,藉由活在正念中,人人都能開啟欣賞生活、欣賞自己與世界的新眼光,與自己生活的世界建立正念的親密關係,生活在哪,淨土就在哪!, T1 }7 L* L- {) s8 c4 O

6 s- {: a! }  X  j歡迎所有關心靈性成長的夥伴,一同踏上正念旅程!
' A6 ^" e+ ?( e$ S4 A4 `& \1 ~! b( s, B
威廉斯教授(Prof. Mark Williams)小檔案:0 m6 W! N% a" d5 Q' p5 I
正念認知療法(MBCT)創建者
" D5 V; |; U% i0 U牛津大學臨床心理系教授
( _# \3 `5 A# S牛津正念中心創辦者(Oxford Mindfulness Centre); P, F& a+ E5 h7 ?! Y5 ]
相關著作:3 g: H1 @8 \( y$ r- o/ H' W7 t  m4 l+ M
2002《憂鬱症的內觀認知治療(MBCT)》--五南出版社; j1 K% M+ C0 R6 ]& J
2007《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心靈工坊
* |: F) }8 A0 ?" w  c2011《狂亂世界中的靜心法》(翻譯中)% a. x; f8 `5 `1 D8 M7 j- x
9 d# w2 |+ n( ?
訊息來源:中國青年救國團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5 02:35 PM , Processed in 0.1255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