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2206|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創新研發] 北藝大挑戰劇場創意與技術結合的極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8-15 17:38: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舞台動力實驗室之可程式化飛人軌道機構設計與製作計畫1 G- z$ K! b( ~" X" A. ]% C0 B

1 X5 d& J& u; J北藝大劇設系楊金源老師以「可程式化飛人軌道機構」計畫,挑戰製作雙人用的飛人機構等舞台技術,並帶領學生們一同進行舞臺實務裝台等實務操作。 - E" V( ]! D$ @( ^" k3 e' d

7 P' A- ?4 l9 ]- A8 D- d" U(20110815 17:25:56)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楊金源老師所主持之「舞台動力實驗室」(Stage Machine Lab)今年初與屏風表演班2011新作《王國密碼》共同合作,以「可程式化飛人軌道機構」計畫來挑戰製作雙人用的飛人機構等舞台技術,精彩呈現出以往在國內劇場前所未見的主題-「現代武俠」。這項計畫的設計製作完成,不僅讓國內的舞台技術又向前躍進一大步,且透過實際地舞台操作與實習,也讓師生們將理論、創意、研發與實務充份結合,並進一步地運用呈現在相關舞台技術專業領域上。) e7 R6 t1 v. J4 ]
9 p0 X- B# p% ^" k' G# n
楊金源老師表示,這次與屏風表演班林佳鋒執行長以產學合作方式,先後帶領大二至大四共13名學生們一同參與製作。由於從開始設計到進場裝台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個月,所以他將99學年度上學期一堂「技術設計(一)」課程融入該計畫中,同時將教室直接移至舞台實務操作,讓學生們藉此機會瞭解舞台技術製作、裝台等相關工作內容。他強調,至今從來都沒有任何一位導演提出過這麼瘋狂的想法,不論是飛天遁地的場面、或是類似電影運鏡的思考邏輯,都挑戰了戲劇舞台技術的極限。因此,在得悉這項計畫時,不僅讓他頓時充滿著滿腔熱血,更期能藉由這個機會來提升國內劇場技術水準,與自製機關的能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11-8-15 17:38:50 | 只看該作者
這項計畫主要為研發製作一套可以升降、橫移,甚至帶動演員旋轉的飛行設備,做到水平、垂直與旋轉的飛人三軸控制。在戲中必須傳達出兩位演員在高空過招、互動的畫面,所以,雙人總共需要六組伺服馬達與相關的控制設備來完成任務。此外,由於要配合投影動畫,整個控制系統的精確度與彈性必須發揮到極致,幸好參與研發的控制廠商配合度非常高,程式的撰寫也極其友善,終於順利在測試之前完成整個系統的製作與組裝。
0 u. y+ I" w  a8 f4 e4 \6 V
0 O& a) z2 N" c+ Y' L8 |這套「可程式化飛人軌道機構」既是針對《王國密碼》的戲劇動作需求所研發的設備,故該劇作的演出,則是整個計畫最重要的試金石;由於是針對學校教學卓越計畫所提出的研發計畫,故在演出結束之後,北藝大也會擁有一套全國獨一無二、國人自製的飛行設備。" ^# I# @  E" M/ ~

- H( _: s8 I7 h" P. A4 T今年4月飛人機構安全通過數百公斤的瞬間拉力測試,但限於中南部各場地的空間限制,飛人機構真正的呈現,則於桃園多功能展演中心,以及在國家戲劇院的最後一場演出。這項飛人機構透過演出的順利成功,足以證明,不是只有國外的團隊才做得到複雜的佈景自動控制,只要透過學習與改進,臺灣也做得到。
3#
 樓主| 發表於 2011-8-15 17:38:58 | 只看該作者
楊金源老師同時也說明,在朱宗慶校長的支持與協助下,「舞台動力實驗室」(Stage Machine Lab)於2007年正式成立。在過往戲劇學院的學期製作與畢業製作裡,藉著實驗室所研發或製造的「秘密武器」,曾創造過不少驚奇特效,像《浮士德》裡的怪手、《辛波絲卡》裡的瘋狂時鐘、輸送帶與機場資訊翻頁板(Split-flap Display)等等。此外,所研發的四軸佈景運動控制系統,在學院的大小演出中屢屢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舉例來說,2010戲劇學院年度公演製作《時光之劫》就利用這套系統,在河道上以細膩的速度、準確地運送佈景進出。
7 K* d) }% b; F5 j. a# i; C* @
% S" b* x  ]% O3 r8 W1 q& z5 g「如果實驗室所研發的機關設備都只用於學校學院演出,那麼不僅眼光狹隘、容易流於閉門造車之譏,更不利於技術的更上一層樓…」楊老師如此認為著,因此,北藝大舞台動力實驗室這幾年的各項研發,也積極參與校外的展演活動。例如,佈景運動控制系統即曾經參與過河洛歌仔戲團在國家劇院的《梁皇寶懺》,另也曾協助舞鈴劇團的《飛行樂園》創造了國內第一次的室內下雨機關。2009年的聽障奧運開幕式,楊老師擔任飛行懸吊技術總監一職,帶著主修技術設計的學生,順利完成了張惠妹與林嘉綺的飛行機械設計與製作。9 l7 B# {8 }, f) F+ G" ?, C: @8 m8 D! q
& V2 [8 T$ \. h4 L* B# d
楊老師最後提到,在劇場裡不會遇到相同的問題,要不斷地激發創意、自我挑戰與發明;而站在臺灣劇場技術轉型的時間點上,身為一個劇場工作者,他更堅信著,只要不斷地努力與追求,凡事皆有可能實現。6 U# X% w6 y: Y; Q
. M6 ?9 S% u1 t& o3 v( ~

4 A: ~) F  v, ~, w9 M. k訊息來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4 02:07 PM , Processed in 0.1155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