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6089|回復: 1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莘莘學子] 最快明年九月大陸學生就可來台灣就讀大學!你贊成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9-26 07:40: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反對大陸學生來台新聞稿
/ V- A2 ~6 f( v( v! W! U
. e/ _6 S2 T% M% ^4 r" ^教育部部務會報最近通過修訂大學法及專科學校法,增列大陸地區學生來台就學的法源,因此最快明年九月大陸學生就可來台灣就讀大學!這跟台灣一般的大學生有什麼相關呢?又對本土大學生有什麼影響?
' m0 @0 o* e: Q6 Y  @" h- Y# I' q6 t! \/ h/ S  p9 @: k/ ?
各位朋友,請問您們知道嗎?
5 M3 a/ b" q1 `  E# F8 Y4 `* _; Y請上:http://www.ipobar.com/read.php?tid-23815.html
9 O4 g( W  {0 g" \6 f* i: U0 S
9 G6 h' O8 m+ W( B$ O一. 大陸學生拿獎金 台灣學生繳學貸?
- e, g  w: `/ o: J陸生來台,教育部及各校都將提供獎助學金。在台灣許多學生必須申辦助學貸款,畢業即欠一屁股債的情況之下,將獎助學金的機會送給所謂的外國學生,並不洽當。
* \" Z$ l3 J) K4 T$ ^% ?
* ?4 V" v3 I  |4 @  `二.大陸學生念國立 教育資源被分刮?, l& `7 P6 W( i" ^3 t
教育部將把「港澳及大陸地區學生」歸類為「特種考生」,比照蒙藏生、僑生錄取,提供加分優待給陸生,當陸生進入校園,將與台灣學生分配本來的資源,讓本來就缺乏的教育資源更顯缺乏。
6 t' v& L# i( E! V' `; Z! z3 |2 G. q
- M% D" R; X5 x; q; A三. 全民埋單養陸生 教育預算哪裡來?
# w. c' [( F1 p# r# C: y" W' S台灣的教育經費長期以來極為不足,占國民生產毛額之比例已經遠遠低於世界各國,把人民辛苦的納稅錢拿來養未來會把台灣先進技術與知識帶回中國的大陸學生,真的值得嗎?1 K+ K- x* K& B4 q) R
. o$ I1 M/ U* h9 N
四. 文化交流好藉口 為什不找外國人?* B, t( d5 m7 x5 T4 S. {. ]
雖然文化交流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是中國文化跟與台灣的文化相當接近,甚至連語言也一樣,如果想讓學生更有國際觀,為什麼不邀請更多其他各國的學來就讀?
- d; e8 b! a1 h- B, D' w5 G; j3 |1 j- ^2 X9 d* I
五. 中國學生一畢業 台灣學生就失業?  D) T2 B/ G- `' |% |8 R/ p
若大陸學生與港澳僑生一起被編為「特種考生」,畢業後將可以在台灣就業。在台灣男生還需要當兵,願意接受低薪的情況下,中國學生就比台灣學生更有競爭力,可能排擠台灣子弟的工作機會,讓台灣學生退伍即落伍,畢業即失業。
# s' N( X5 i0 b/ }) d
  X0 m1 j; H( C$ Z9 y4 e# G大陸學生來就學的問題不只以上五點,還請各位先進一起協助完整論述,台灣學生自治協會邀請您,在自己部落格寫文章討論,並 http://www.ipobar.com/read.php?tid-23815.html 串連!
單選投票, 共有 12 人參與投票
您所在的用戶組沒有投票權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10-1-9 09:20:17 | 只看該作者

陸生來台就學爭議 教部辦20場公聽會

針對採認大陸學歷以及陸生來台就學爭議,教育部重申,現階段不開放採認大陸地區高等教育醫事學歷;採認範圍初步研議以985工程的38所學校(扣除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及增加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及中央美術學院等體育、藝術辦學卓著的大學。% u  Y( ^( _' p! v3 P

! T- r: y4 m' z教育部2009年12月在全台十七縣市連辦20場公聽會,廣徵民意代表、學生、家長、教師與學校代表等對大陸學歷採認、招收陸生來台就學的意見,每場參與人數上百人,台北場次近400人。
% x3 E7 l5 F& x& ?/ P
% E9 u, x! d" m- C為審慎研議是否追溯採認大陸學歷,教育部更邀集相關部會、學者及法學專家等開會,並依據法律程序、國人赴陸就學及就業機會、考量大陸高教品質提升及符合信賴保護原則等層面利弊分析,結果是此議題為高度政治性,須妥善規畫,凝聚共識。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於 2010-1-9 09:20:20 | 只看該作者
至於陸生來台可能影響國人就業(含打工)機會,依現行規定,陸生在學期間不得從事專兼職工作,否則為非法行為,須限期離境或強制出境。同時陸生畢業或沒有就學事由後,依法須回大陸,不能留在台灣就業。陸生依法也不能報考公務員、專技人員考試。- _' ~# c/ v& G7 n* \$ q) E) a
: W- Y4 |9 g, S3 c7 e7 \( h3 ]
另外,教育部將針對陸生來台就學的入境規定、時間及身份變更時的即時通報離境機制,建立明確的標準作業程序(SOP)與配套措施,避免陸生在台非法滯留、就業或打工。8 C( a. {" s/ q2 ]

- r- s9 U) |6 }# l9 V, h- T教育部表示,公聽會意見將納入後續檢討修正,並就開放後陸生實際就學情形及可能衍生的事項,逐步調整政策並協調解決問題,營造兩岸學子友善學習交流的氛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於 2010-5-28 04:24:04 | 只看該作者
大陸學生來台,許多都是很用功的,1 h/ N' E, z, h6 }# I
而且我們2纇組的學費,比起醫學院的學生,其實便宜相當多,. t$ w5 U! k8 s( b5 ~! p
既然走上這行,那麼跟國際競爭就是必然的趨勢,公平競爭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於 2010-7-27 06:27:45 | 只看該作者
聚餐暢談 接待家庭、陸交換生相見歡
: T' |$ T- V* }  {中時電子報 - ‎2010年7月24日‎7 ?9 }+ J) a: M5 A6 G
" Y- J8 x3 R& g8 p& |
新竹清華大學昨舉辦大陸交換學生與接待家庭相見歡餐會,大陸今年有十一所大學、七十二名學生來台,新竹清大邀請包括竹科世界先進副總經理張東隆、漢民科技副總陳志銘等科技界巨擘擔任接待家庭,協助大陸學生盡速融入台灣的風俗民情。部分大陸學生神情拘謹,在接待家庭引領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於 2010-8-24 14:33:31 | 只看該作者

吳清基希望各大專院校學務長照顧來台陸生

(20100824 10:58:28) 教育部長吳清基23日在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向來自全國各大專院校160多位學務長拜託,陸生來台後,校園環境的經營及輔導工作,落在各學校學務長身上,希望避免歧視,創造三贏局面,讓台灣社會少部分關心人士更能「放心」,相信對兩岸、國家未來發展,都會有很大助益。9 K* g! u/ A. K0 z) _

/ @& @+ w* s: B, j/ b2 h吳部長23日上午到亞洲大學參加全國大專院校學生事務工作研討會時指出,陸生三法通過後,初步第一年允許2千名陸生來台,攻讀學位學程。這2千人如何分配,將在全國教務長會議中研議。如果試辦情形良好,可進一步放寬陸生來台人數,由於兩岸關係特殊,在台灣必須作管制措施,才能讓人「放心」。
  a, I1 d2 P: S" \0 v
6 k% X' v' q! R; Z& S) I: z至於教育部所承認的41所大陸大學學歷,會不會造成「來台陸生少,去大陸台生多」的磁吸效應?吳部長說,台灣的大學教育多元、開放,創意又頂尖,有信心不致如此,且家長願讓子女去大陸者,比例不高。
7 N7 b8 n. r/ \/ K5 b1 C/ B) F. _3 l
吳清基部長強調,陸生來台的政策,從民國86年吳京部長就開始推動,他到任兩年內陸續辦理51場公聽會、2次民調,約22%家長願意送子女至大陸求學,六、七成以上民眾同意陸生來台;陸生來台的政策開放後,希望能創造三贏局面,對國家、社會、學校都有助益,尤其兩岸年輕人友善互動,更可以建立友誼與良好印象,而有正確的觀感與互動,並在校園產生良好競爭力。
, Y+ i, T6 ~* p
/ s3 z4 Y* t. K7 x* W吳部長強調,留學政策是外交與內政的延伸,台灣開放的高等教育,可以延攬大陸等地的人才,美國就是一個借鏡,由於台灣大學經評比依然在兩岸排第一,加上台灣奈米、半導體科技及熱帶醫學、文化創意等領域都在世界領先,因此,大陸生會願意來台就讀。
2 b5 X! u& M" ~" F& h( u3 F) |, p1 g
訊息來源:亞洲大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於 2010-10-7 07:39:31 | 只看該作者
我的同學是陸生?!陸生來台接受度調查
/ W! ^6 U3 P. `2 c
$ ~: w* W! C5 h8 q$ i( R不少台商看中大陸資源及人力,紛紛「上陸」設廠駐點,加速帶動兩岸經貿往來,在開放陸客觀光、航線直飛等政策的效應之下,不曾停歇的兩岸學術交流也將昇華為兩岸學生留學潮。雖然陸生來台就讀大學尚未開放,但根據教育部大陸事務工作小組最新資料顯示,自民國91學年度至今,大陸交換學生的人數,約有4萬人,這兩年更大幅攀升,以98學年度為例,就達8,015人。- V  A4 ]' F, S2 y& n5 v
$ }0 G6 D; w1 s: a0 O
  立法院於8月19日正式通過「陸生三法」修正案,立法院已於8月19日通過攸關陸生來臺「陸生三法」修正案,即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大學法、專科學校法部分條文修正法案,開啟兩岸學歷相互採認的新紀元!研究生最快可在明年寒假前入學,大學部在明年暑假前招生。面對未來這批「來自彼岸」的同學,台灣學生抱持何種態度?經常接觸兩岸業務往來的台商對來台陸生的看法又如何?( Q+ p9 Q" @  _. H3 q
+ Y6 z7 H7 Q$ O% |: ]2 O6 h
  1111人力銀行針對在大陸設點/設廠的台商調查,7成6受訪台商有進用大陸員工,4成7表示未來會偏好進用具備台灣學歷的大陸求職者,主要看好其「了解/適應台灣文化」的特質,其中4成2更坦言,若進用後將優先安排為「當地陸幹」。9 n* i. T  E3 V: Y

9 L# K7 d* z6 ]6 o  另一部份,1111人力銀行同時也針對曾與大陸交換學生相處過的台灣學生進行調查,發現有6成3的台灣學生贊成開放陸生來台,主因包括「學生良性競爭/刺激台灣學生學習態度」、「加速兩岸學術/文化交流」、「拓展人脈/強化國際觀」。其餘3成7的學生則因「佔用/稀釋台灣教育資源」、「影響學校教學品質/就學權益受損」、「民族意識/政治立場」而反對陸生來台。
8 v: |: D7 ]/ H7 T: [' n% W$ ?
, p8 [+ r* p$ D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於 2010-10-7 07:40:06 | 只看該作者
6成8學生表示會以平常心與陸生互動,1成8更會主動接觸陸生,僅1成4會被動等待與陸生互動的機會。台灣學生對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大學的接受度平均50.47分,屬「沒感覺」,順其自然的態度。
" \5 x+ e+ L# P- v; u
: ^! f! ?* B8 w* H  台灣學生認為陸生優於台生的特質有「企圖心」、「積極度/主動性」、「抗壓性」,台生優於陸生的特質則被公認為「社交能力/人際關係」、「溝通/表達能力」、「國際觀」。更有將近5成9的台灣學生擔心來台唸書的陸生,未來將成為台灣學生在海外職場的強力競爭者。# J3 T$ }8 a" D1 T
$ a2 M" H9 e7 }: a* `% N
  台生對陸生來台相關政策的看法如何?被認為需要「放寬」的有「不允許在學打工」、「不得在台就業」、「不編列獎助學金」。被認為需要「限縮」的則是「一年2千名額」、「採認大陸41所學校學歷」、「不得報考國安機密相關系所」。陸生三法立法後,台灣開放採認大陸41所學校學歷,間接承認這41所大陸學歷,因而有4成5的台生坦言這確實相對增加自身赴陸求學的意願。
% m+ y6 T9 R) r9 G7 ~
& D3 @9 E, Y+ j1 _* e) E  1111公關總監何啟聖指出,兩岸經貿交流頻繁,隨著兩岸政策開放,台商發展更趨穩健,福利待遇普遍優於陸企,並與外企並駕齊驅,求職者趨之若鶩。然而,大陸求職者到歐美取經為自已身價鍍金之外,現在也多了一個讓自已身價加值的管道,到台灣留學成為「台客族」!5 K5 M" @8 Z0 }3 @/ e5 R" `, U( @. ^
5 U$ W2 j; D7 {$ `5 w/ o" q
  何啟聖提醒,兩岸人民雖然透過媒體報導彼此已經有初步的了解,不過在生活習慣或口語表達上還是得經歷磨合過程,建議大陸學生來台前先透過有台灣經驗的朋友,或先以資料收集了解兩岸差異,並以開放態度面對彼此差異;而台灣學生也應把握和大陸同學的交流機會,在學術上生活進行良性互動,並讓「陸生來台」去政治化、回歸單純的交流。
) v/ V* n3 a; t# \$ f' ~0 R" H
  B3 d/ X, m9 O  景文科技大學校長鄭永福,同時也是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理事,從過去與大陸地區協進會進行交流的經驗,他認為,兩岸學術交流最首要的是先找到對等的學校互動、學習,並多舉辦或參與專業性的研習營,增加兩岸師生學術研討與交換意見的機會。他也表示,樂見台灣學生因來台陸生而激發良性競爭意識,讓台生也能精益求精。
' s1 ^) b, r7 d3 O' S" q$ Y
/ ], s6 q2 `0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於 2010-10-7 07:40:37 | 只看該作者
準備進軍中國市場的拉亞漢堡集團董事長徐和森表示,集團在大陸發展將「與麥當勞、肯德基齊名」為目標,首先面臨的最大挑戰便是人力資源如何運用。台灣的服務業比大陸好,可謂是「領先黃金10年」,若有更多在台唸書、見識過台灣服務經驗的大陸畢業生上門求職,企業將考慮優先進用。5 Y+ s( o6 X" |. d

: G5 ]+ O4 L1 s( F' r' ?  三之三國際教育集團執行長葛惠曾表示,過去在護專兼課時,課堂上有8名陸生,得知三之三國際教育集團在大陸有發展,都興奮詢問回大陸後是否能前往任職,顯見陸生對回國後到台商任職的高度意願。葛惠表示要進用人才時,比起當地陸生,來台學習幼教專業的大陸人才更了解台灣文化,當然會優先考慮錄用。2 y: E6 n" s( `& b
! }7 O  C  d" G3 M+ u+ u) T2 @+ V
  雖然目前陸生來台的政策中,仍限定「3限6不」,其中為保障台灣人民工作權益,限制陸生在學打工及不得在台就業,但仍有47.06%有進用大陸員工的受訪台商坦言,未來會偏好進用擁有台灣學位大陸求職者(包括21.32%會較偏好、25.74%視學校/科系)。其餘的52.94%表示將一視同仁、不會特別偏好進用。
' @% p7 r) R+ p1 Q: a# Y8 Q" l- V. \0 N& S8 h/ Q+ ?2 |
  進一步了解偏好進用的原因,則以「了解/適應台灣文化」(46.88%)、「適應力強」(39.06%)、「配合度高」(26.56%)等特質勝出。更有42.19%會進用陸生的受訪企業表示,在職位上則以當地陸幹為優先,6.25%會外派至其它國家當陸幹。% Y# J6 J1 X; ^! n, Z0 K" y
" A# ?& U0 X5 ?; v# ^
  何啟聖分析,陸生來台就學不僅能直接學習台灣在業界較擅長的學科技術,更能進一步了解台灣當地的文化與民情。雖然陸生現階段無法在台工作,但在台灣以外的地區,這些「沾上台味」的陸生因為適應台灣文化,熟稔兩岸專才,加上任用成本低於台灣外派員工,無疑成為台商或兩岸外企,在大陸當地的得力助手,直接拔擢來台陸生擔任當地陸幹的意願自然也隨之提高,也成為大陸學生來台求學的誘因之一。- R+ \$ ^2 }* I7 B! P
1 t& ^2 I3 N5 ?0 U: m4 W/ i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於 2010-10-7 07:41:12 | 只看該作者
陸生來台,首先與之接觸的族群正是台灣的本土學生,調查顯示受訪的台灣學生中62.94%抱持樂觀的贊成態度,在可複選的狀況下,前三大原因依序為:看好學生良性競爭/刺激台灣學生學習態度(79.55%)、加速兩岸學術/文化交流(65.39%)、拓展人脈/強化國際觀(63.82%)。: J$ p, G+ g0 k9 E9 K8 r
: H0 S/ }2 E$ f5 P4 Y( K8 }
  另外37.06%持反對立場的學生,則反對開放陸生來台佔用/稀釋台灣教育資源(62.60%)、影響學校教學品質/就學權益受損(42.75%)、民族意識/政治立場(41.60%)。進一步交叉分析學群,結果顯示「傳播/教育學群」及「建築/設計/藝術學群」的學生最贊成開放陸生來台。
% G, q* B1 b- Z6 O2 X; |/ m  \( u2 L% a
  台灣學生對來台陸生的互動態度為何?67.89%受訪學生表示會以平常心看待大陸同學,18.25%選擇主動與陸生來往、13.86%傾向先被動觀察情況。台灣學生對陸生來台唸書的接受度平均50.47分,落在「沒感覺」的區間。交叉分析性別發現男生的接受度比平均值高,有54.4分,女生的接受度相對較低,僅47.83分。
9 D2 m9 x" R1 E! ]# k( T
. B) v9 M9 J, `( X7 ~2 r$ ?% Z  o6 H  何啟聖表示,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學生對陸生來台抱持平常心,相較上一代,現代青年對兩岸的互動顯得開放且理性的態度;亦反應出台灣學生渴望陸生帶來學術意見交流的良性競爭與國際觀,而非民族意識或政治立場的大亂鬥。此外,比起大陸,台灣在傳播/教育環境的自由度相對更高,該學群的台灣學生保有本科系的就業環境與競爭優勢,能與陸生分享的經驗也豐富許多,因此最歡迎陸生來台一同切磋。
/ x+ [* {- e# ?6 x2 W/ v6 y" P8 X' A
  大陸學生的企圖心與競爭力在國際間有目共睹,來台就讀的陸生是否也將展現如此爆發力?複選3項的情況下,受訪台生有63.93%認為陸生比台生更優勢的特質表現在企圖心,其次是積極度/主動性(47.52%)、抗壓性(32.67%)等方面。反觀台生自覺比陸生更優秀的特點,前三名則為社交能力/人際關係(51.49%)、溝通/表達能力(35.64%)、國際觀(32.11%)等等。
! m4 i5 u* b9 f0 @
2 h) _9 B- m( n; h2 s2 l6 U'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發表於 2010-10-7 07:41:20 | 只看該作者
然而還是有58.84%的台生擔心,來台陸生未來會成為台生在海外就業市場的競爭者。進一步交叉分析學群與性別:商管/財經/民生學群的學生最擔心來台陸生成為日後海外職場勁敵,性別方面則以女性比男性更為擔心。0 D% s% P6 B- _0 M6 I" ?
) d' _4 d- W% B
  知名作家李敖之子李勘日前表態認為大陸的大學生才優秀、認真,他直言台灣學生太混、不是他的對手。何啟聖指出,台生優勢特質是社交溝通與合作精神、陸生優勢特質是企圖心與積極度,雙方若能互相截長補短,以團隊的方式合作,實力不容小覷;兩岸學生交流除了保持良性競爭的警覺心、更要放下政治成見與文化差異,學習、欣賞彼此的優點,才不失兩岸通學的根本美意。
# i6 z" W' ?. Y* S& b6 y# ?# \% v8 M( z8 D; k1 v  R
  何啟聖指出,對於每年2000名來台就讀大學及研究所的陸生,以及數千名短期研修生,離鄉背井在台灣求學,1111人力銀行特別打造了「1111兩岸大學網」全方位服務資訊平台,提供陸生生活所需的資訊,網站中也建置「兩岸職務大蒐密」,協助陸生進行職涯規劃,並提供「中國工作」職缺專區,讓這些陸生學成返鄉後,能媒合到大陸台商企業就業,同時也為企業找到對的人才。
" V2 o! A/ L7 f
: `/ z. J, t! Z$ N$ [  至於一波三折的陸生來台政策,有28.15%的台生認為需要「放寬」的政策是「不允許在學打工」,其他像是「不得在台就業」(20.79%)、「不編列獎助學金」(20.23%)。另一方面,台生認為需要「限縮」的政策有「一年2千名額」(30.27%)、「採認大陸41所學校學歷」(24.75%)、「不得報考國安機密相關系所」(23.76%)。
* g3 [! ~: s9 f: T; H
( y' W+ C- `9 Q; j9 e: s7 Q3 p5 }  陸生三法立法後,台灣開放採認大陸41所學校學歷,等於間接承認部份大陸學歷,進而有44.55%的台生認為陸生三法通過,會增加自已赴陸求學的意願。
2 h, U$ m  @4 r0 L# M  a& C. `9 ^4 |+ X4 u6 B& R
  何啟聖表示,陸生隻身來台求學,最需要的恐怕不是學習落差的銜接或文差異的適應、而是食衣住行的經濟問題怎麼解決!尤其是離鄉背井在外縣市求學的台生,更能感同身受生活面的需求,因此認定陸生在台就學打工、就業、爭取獎學金的限制可再調整放寬。然而像是總名額限制、學歷採認等教育制度面的問題,攸關台生的求學權益與資源分配,因此被台生視為需要限縮的政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9 08:37 PM , Processed in 0.1405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