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3240|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探討] 中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 台灣主動出擊有賺頭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12-14 14:24: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jiming 於 2009-12-14 02:26 PM 編輯
& J+ q7 Z, G" s2 _! a$ |" ]+ V
; y5 h% ^9 }( N& [# T4 D4 b! {

127日落幕的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將推動「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列為2010年國家首要經濟任務,藉此達成經濟穩定成長9%的目標,預估中國資金與資源將大舉投入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等在內的七大戰略產業。拓墣產業研究所指出,中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和台灣主打之「六大新興產業」,具有相當程度的共通性與重疊性,加上台商在科技產業的先發優勢,台灣應掌握天時地利人和的絕佳條件,率先卡位中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拓墣認為,台灣可優先鎖定「太陽能、電動車與物聯網」三大板塊,主動出擊爭搶頭香!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之分析說明

產業別    發展階段
新能源(新能源、電動汽車、節能環保)水電、核能、風電、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地熱、煤化工、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加快市場開發應用
新材料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材料和器件等技術突破
生命科學(生物育種)轉基因育種技術等技術提升並應用
健康科技、生物醫藥(新醫藥)多發性疾病和新發傳染病防治的創新藥物、先進醫療設備、幹細胞研究等技術提升並應用
資訊網路傳感網、物聯網等技術突破
空間、海洋和地球開發資源勘探開發技術相關等技術突破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所,2009/1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9-12-14 14:24:49 | 只看該作者
七大產業  中國經濟新軸心
% L4 c) K$ r. K
9 h. z. d7 R' v# c  t中國經濟今年驚險達成「保8」目標,但產業重複投資、低值化與產能過剩等問題日趨嚴重,迫使中國開始思考產業結構重整。11月3日,中國總理溫家寶首度提出發展「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的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更確立了「七大戰略產業」將是繼「四萬億擴內需」、「十大振興產業」之後,2010年中國經濟成長的最大引擎,也是十二五計畫的經濟成長軸心。
. }8 ?$ g. `/ S8 H7 i# d( F+ K, k- v. {% B% N+ r- B) m# T
拓墣認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其實並無太多新意,早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便已提及,但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驅動力道便不可同日而語。拓墣指出,在積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保持適度寬鬆的情況下,中國必將通過財政重點支出、科技攻關專案等重大獎助和信貸方案,給予「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強力支援。如此,中國才有機會在2020年成為「創新型國家」,並與「中國大趨勢」一書中所闡述,從低加值裝配製造,逐步升級到智慧加值之新世代製造,再邁進到創新導向高加值的世界製造基地的中國經濟發展歷程不謀而合。
3#
 樓主| 發表於 2009-12-14 14:25:16 | 只看該作者
三大板塊  搶先布局奪商機
. P* d) M' R/ L% e( k& ]6 V1 n% F7 b& e1 a6 p' w# Y% `2 Y8 _2 j
拓墣產業研究所預測,中國下一期五年計劃中,「調整產業結構」的宗旨將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是必定會加重戰略性新興產業內容描述篇幅,其他重點可能還將包括「文化創意產業」與「兩化融合(工業化和資訊化融合)」。經過五到十年的布局耕耘後,「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可望與汽車、鋼鐵等十大主力產業同步發展,所創造之商機將同等可觀。
. L4 U* ?9 H* g  N+ e0 _( E0 s7 R# Q
反觀台灣大力推動之「六大新興產業」,則涵蓋能源、生技、醫療、觀光、文化與農業等六大領域。若從台灣具備相對優勢的電子科技產業領域來看,拓墣認為「太陽能、電動車與物聯網」三大板塊,將是台灣爭搶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商機的最佳戰略佈局!+ M* g$ S/ A/ ]! k/ n
4 F2 }) X$ ^. \- F9 `
其中,新能源產業受到技術、政策及市場的全面投入支持,預估將成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的最大贏家;太陽能電池等新能源設備供應也是台商最顯著的優勢項目之一。此外,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車輛市場且進軍電動車輛產業最為積極,在兩岸產業高度優勢互補的情況下,電動車領域自然也是台灣不容錯過的潛力項目。而在資訊網路產業中涉及的傳感網和物聯網,中國掌握之技術成熟度尚顯不足,台商若能搶先布局,可說商機無限!
4#
發表於 2010-2-23 15:46:0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3G手機春節狂賣 三大引擎帶動年銷量衝破四千萬

中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春節期間通訊器材銷售額成長19.2%3G手機更是賣得「強強滾」,個別型號一度賣到斷貨。事實上,3G手機促銷大戰早在春節前就已開打,中國三大運營商透過通話費補貼方案,企圖大幅提升3G用戶數;而春節促銷加上換機潮促使3G手機熱賣,也讓中國3G手機市場吃下定心丸。

拓墣產業研究所上海研究員高小強指出,經過近一年的發酵,3G手機在中國消費者心中已有一定口碑,春節的暢旺買氣更可望延燒一整年。在「強力加碼補助3GTD-SCDMA 3G暴衝以及產業鏈重心轉向3G」等三大動力引擎同步啟動刺激下,拓墣預估2010年銷量將由2009年的530萬支暴增至4,000萬支,3G累計用戶數(含上網卡與3G固話無線座機)更從1,500萬跳升到7,100萬戶,整體手機市場也調高到2.8億支,顯示中國3G爆發成長時刻已經來臨

5#
發表於 2010-2-23 15:46:37 | 只看該作者

中國3G市場現況與發展趨勢

相關指標

2008

2009

2010

(預估)

年增率(2010/2009

預估占2010

總量比重

3G手機銷量

10萬支

530萬支

4,000萬支

654.7%

占手機總量14.3%

3G累計用戶數

42萬戶

1,500萬戶

7,100萬戶

373.3%

占移動用戶總數9%

註:3G用戶之統計包括手機、上網卡、上網本與無線座機等終端設備之使用者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所,2010/02

動能豐沛  成長加速

7 h3 c- Y% a! E. ]) t! l

高小強指出,三大運營商強力推廣動用500億人民幣巨額補貼,讓用戶體驗得到明顯改善,這是第一大動力引擎。當3G升溫,2G則相形失色,TD-SCDMA 3G新增用戶(包括手機、上網卡、上網本以及無線座機)成為第二大高速增長引擎,預估2010TD-SCDMA 3G用戶將新增2,450萬戶。第三大引擎則是各大手機廠商及上下游產業鏈都將產品重心向3G轉移。

因此從2009年第四季起,中國3G市場需求遽增(第四季3G手機銷量即占全年銷量的69.4%),有望就此跨入快速成長期!拓墣預估在三大引擎同步強力帶動下,2010年中國3G手機銷量將較2009年激增6.5倍,而3G用戶數也將較2009年增加373.3%,約占全中國移動用戶總數比重9%左右。

6#
發表於 2010-2-23 15:47:05 | 只看該作者

加碼補助  刺激業績

中國3G市場快速升溫,拓墣認為運營商大力推廣及巨額補貼是關鍵動力,中國移動對TD終端產品的補貼規模最大,達300億元人民幣,中國電信對用戶的雙重補貼(終端購機和話費補貼)比例高達70%,補貼規模居次,中國聯通近期補貼也不斷加碼。拓墣認為,拓展通訊用戶的難度愈來愈高,3G便成為運營商刺激業績成長的新希望。相對於3G用戶的大幅增加,中國2G市場卻顯得欲振乏力。以中國聯通為例,其3G新增用戶數200911月、12月都超過了新增2G用戶數。

2009年中國3G手機銷量分析,SamsungNokia、酷派(Coolpad)位居三甲,市場份額總和接近60%。在TD高端產品市場,中國品牌出貨量與國際品牌相當,CDMA2000手機部份,國際品牌集中於中高端市場,千元人民幣左右手機則以中國廠商為主。WCDMA規格部分則是國際品牌天下,中國廠商很難切入。

4G技術  及早佈局

中國3G發展雖然剛進入第二年,但政府主導的下一代4G技術LTE產業化進程已經開始加速,由政府主導、運營商推進的模式已然成型。各大設備商與運營商間的LTE測試早在2009年就已開始,2010年將進行外場測試以及超小規模應用,2011年或2012年實現部分區域商業化,20132014年期間政府將更新一些頻譜資源用於LTE,屆時3G將開始向4G過渡。面對中國3G市場的快速成長,3G手機製造、3G晶片等上游零組件、3G內容和增值業務開發等領域都存在較大商機,台灣廠商除應積極搶灘外,同時亦須提早布局4G上游關鍵零組件以及整合平台發展,以搶得先機。

7#
發表於 2010-2-26 11:17:2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液晶電視春節銷售平平 拓墣:衝刺品質勝於衝量

2010年春節中國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近兩成,家用電器銷售額同比增長15.4%,其中LCD TV銷售量成長20%,未達預期高標且庫存增高。摩根大通證券曾預估,今年中國LCD TV出貨量將從2009年的2,500萬台增加到3,500萬台,康寧也樂觀判斷可高達3,700萬台,大陸業內更上看3,900萬台,但春節銷售數字顯然令人失望。不過,拓墣產業研究所陳清文所長表示,中國LCD TV市場已從單純追求高銷售量,轉變為優先衝刺高品質,電視大尺寸化、互聯網電視及LED TV不僅大幅提升LCD TV品質,對於刺激銷售數量與利潤成長亦功不可沒。在優質化產品激勵下,拓墣仍樂觀預估2010年中國液晶電視銷售量約3,200萬台,成長率可達50%,加上庫存與樣品200300萬台,出貨總計3,500萬台。


! i6 P. L/ c3 D9 m' G  k8 k* c

高規格高質高價 三高帶動電視商機

拓墣指出,由於面板價格下降有限,各家電視業者又祭出上網與LED功能以期調高市場售價,加上家電下鄉逐漸放大電視尺寸,導致LCD TV在春節期間出貨成長趨緩。拓墣上海研究員崔晶分析,中國市場特色已轉變為「衝刺高質勝於追求高量」,中國未來的LCD TV商機在於更高規格高質高價機種,因此LED TV互聯網電視與50吋以上的優質電視成為今年春節期間最熱門的商機與競爭焦點。拓墣認為,2010年中國LCD TV市場持續高度成長,在銷售量成長50%的良好基礎上,加上平均售價(ASP)可望不降反升,在「衝質」與「衝量」雙軸出擊下,台灣面板相關業者仍可樂觀期待!

8#
發表於 2010-2-26 11:18:23 | 只看該作者

2010年中國LCD TV市場銷售量預估

, W2 X( e  p! {* ]

LCD TV銷售量

互聯網電視

LED TV

銷售量

3,200萬台

(未含庫存與樣品200-300萬台)

1,100萬台

600萬台

所占比重

/

35%

18%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所,2010/02


, m. u! E' w  |# @4 T/ Z/ |

2010年春節LCD TV銷售市場,互聯網電視和LED TV為新型產品的兩大代表,分別占LCD TV總銷量之30%10%,豐富產品種類和價格下降成為新型高端彩電快速成長的驅動力。具互聯網功能、採LED背光之電視將成為主流LCD TV的標配,成為2010年中國市場之主導產品。

9#
發表於 2010-2-26 11:19:04 | 只看該作者

聯網LED 中國兩大彩電新星

2010年初,中國本土彩電廠商,包括TCL、康佳、長虹等相繼宣佈將停產無互聯網功能的大尺寸LCD TV,拓墣認為2010年將有近4成的LCD TV搭載互聯網功能。此外,三網融合加速進行,加上互聯網電視許可證即將頒發,在多重利多訊息推動下,2010年將成中國互聯網電視的普及元年。拓墣預估2010年中國互聯網電視銷售量將達1,100萬台,占全年LCD TV銷量35%

LED TV2009年上市以來,價格持續下滑,2010年春節期間價格下降近6成,目前32吋至55LED TV之平均售價落在4,99920,000元人民幣之間;而快速降價也加速LED TV的崛起,市場份額更從3%成長至春節期間的10%。在價格持續下探之帶動下,拓墣預估2010年中國LED TV銷售量將達600萬台,市場份額約18%

政策利多催化 兩強合力奪商機

拓墣表示,2010年中國互聯網電視和LED TV能高速成長,「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兩大政策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新年度開始,彩電「家電下鄉」最高限價即由3,500元人民幣提高至7,000元人民幣,實施「以舊換新」的城市也跟著增加,此舉亦將擴充平面電視之中高端產品進入下鄉清單。而20102月甫公佈得標產品中,就出現TCL mitv互聯網電視、海爾模卡U電視、海信LED TV等中高端產品。彩電企業利用「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壓低消費者購買成本,已成為新的促銷方式。

6 F+ [$ [" v% |: ]

面對中國互聯網電視和LED TV兩大趨勢,拓墣認為兩者並非競爭關係,未來產品發展應是兩者的融合體,亦即搭載互聯網功能的LED TV,例如海信新推出的藍媒LED TV,網路功能就已成為該系列產品的標準配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2 12:23 PM , Processed in 0.1325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