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2959|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業界競賽] 2011 第二屆國際創新發明海報競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2-26 15:23: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龍華科大勇奪一金二銀之佳績; S3 I4 B+ f- z: q1 Y: J! b
" `! u5 v% w; H; w6 M* V, `
龍華科大杜言濬同學(右)代表上台領獎; j. A! }& j) A$ k0 f  U- b
4 P# j$ s3 h7 s" {5 _
(20111226 12:05:53)由中華創新發明學會主辦,國內公私立大學院校及中國、日本、馬來西亞、俄羅斯、法國等國學術與發明協會共同協辦之「2011 第二屆國際創新發明海報競賽(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Invention Competition)」,於11月28日假台北國賓大飯店盛大舉辦頒獎典禮,今年共來自7個國家約200多件作品參賽,其中龍華科大奪得一金二銀的佳績,多元化地展現該校師生充沛的創作活力與創新實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11-12-26 15:23:38 | 只看該作者
龍華科技大學化材系劉沖明副教授與工程技術研究所宋大崙副教授共同指導工程所杜言濬及阮越潮同學獲得金牌的作品「利用水電漿分解電路板之膠渣的方法和裝置」,不同於以往傳統的化學處理方式,而是將水氣注入電漿中,與膠渣產生作用並將其去除,無任何化學污染之疑慮。此發明不僅對環境危害降至最小,成本亦較低,可說是創新之環保節能技術,獲得評審一致讚賞。劉哲瑋及柯鈞豪同學獲得銀牌的作品「利用水電漿分解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和裝置」不同於傳統焚化方式,藉水氣電漿分解高分子廢棄物並反應出各種具有高附加價值之工業原料後加以回收。而由吳柏辰、李政峰及黃鵬丞同學獲得銀牌之作品「綠色能源鍵盤」,將壓電元件放置於鍵盤輸入鍵內並藉此發電,讓使用者能以最簡易的方法產生可用之電力,不再需要使用電池,減少對環境之衝擊。此次競賽該校勇奪一金二銀為校爭光表現優異,成果非凡,證明該校工程學院多年來致力推展電漿應用技術研究之創新實力深受肯定。
+ \4 R  j8 R2 I" h  c) X" L7 g  R
( d/ X0 z2 O* s+ `3 s, z7 [近年來龍華科技大學師生在各大國際競賽與發明展屢獲獎項,而該校電漿應用研發中心近期亦積極彙整多項研究成果,準備明年再接再厲,拿下更好的成績,並藉此多元、創新及活潑之研發能量,鼓勵學子參與各項競賽,激發創造潛能,以爭取更多的榮譽,也期能培育更多優秀的人才,為國爭光。
2 z8 Q% S& I- D* t( o& N2 C7 W' ?" l( _
訊息來源:龍華科技大學
3#
發表於 2012-8-24 17:14:24 | 只看該作者
2012國際創新發明大會 大葉大學獲論文徵選2優等1佳作 海報競賽2金2銀1銅1佳作1 w: t1 y/ I1 y; e( T
6 J9 r+ V+ n( N  V. f& H
(20120824 10:26:24) 「2012第三屆國際創新發明大會」日前在台北國賓飯店舉行頒獎典禮,大葉大學師生囊括論文徵選2優等1佳作,國際創新發明海報競賽2金2銀1銅1佳作。
# l7 F5 ^, t  q6 R
' m9 X4 A" T: W- z2 w: }論文方面,生物產業科技學系吳建一老師、林則葹同學的「利用篩選菌株Bacillus subtilis DYU2生產之聚醯胺類快速回收Nannochloropsis oculata微藻」,以及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謝昌衛主任、陳頤安同學的「分子模板分離牛樟芝中珍稀三萜化合物」榮獲優等論文獎,生科系吳建一老師指導游孟貞、黃端文、羅暐勛撰寫的「利用篩選本土性光合細菌在『缺氧-好氧』整合型生化反應器中同時去除水中氨氮及生產類胡蘿蔔素」則獲評為佳作。
) v- R; E' O0 [+ M; K6 X0 f9 s+ h9 X- B9 A. f: g0 V4 m- }. y
撰寫「利用篩選菌株Bacillus subtilis DYU2生產之聚醯胺類快速回收Nannochloropsis oculata微藻」論文的生科系博士生林則葹表示,石油的生產量和消耗量差異越來越大,全球都在積極尋找能源替代品。微藻是可用來生產生質柴油的原料,然而藻類經培養後,需經由濃縮程序來收集微藻細胞,才可以進一步加工製成生質柴油,但目前常見的濃縮方法成本都很昂貴。他們嘗試運用自己篩選出的菌株「Bacillus subtilis DYU2」,透過生物絮凝的方法來進行微藻的濃縮程序,實驗後發現,不僅可以加快「濃縮」製程的時間,還能降低成本。林同學說,過去都是在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這是她第一次以論文參加競賽,很高興能獲得金獎的肯定。感謝吳建一老師的指導,帶領她釐清實驗遭遇的各種問題,她很慶幸當年錄取中山大學博士班和大葉大學博士班時,選擇繼續留在大葉生科系深造。! P) Z! |4 a- h) t% u/ m6 \
: S5 R! t& u) V: d' F
大學時代就跟著藥保系謝昌衛主任投入牛樟芝研究的碩士生陳頤安說,生物多樣性一直是他很感興趣的主題,優等論文獎對他是很大的鼓勵,很開心能和老師ㄧ起獲獎。被譽為台灣紅寶石的牛樟芝,其中的三萜化合物是很重要的成分,此次提出的「分子模板分離牛樟芝中珍稀三萜化合物」研究,利用分子模板技術,將三萜化合物進行有效性成份專一性分離,能提升應用價值。
4#
發表於 2012-8-24 17:14:32 | 只看該作者
海報競賽方面,榮獲金牌的有電機工程學系蔡渙良老師開發的「自給自足太陽光電/熱能與空氣源熱泵熱水器(PVT/AS-HPWH)系統」,生物產業科技學系吳建一老師帶領學生許銘展、毛昱舜、羅凱軍研發的「奈米生物纖維薄膜之製備以及應用在抗菌薄膜之研究」。獲得銀牌獎的包括多媒體數位內容學位學程主任程仲勝和學生黃馨卉、張紹芸共同設計的「綠色節能車道」,以及環境工程學系李清華老師帶領學生洪崇欽、洪基恩、廖靖華、張映雯、黃浦恩、吳旻繁、林祐翔、王子謙開發的「砷化鎵廢棄物資源再生方法」。此外,多媒體數位內容學位學程程仲勝主任和葉香君同學發明的「穿戴式即時生理監測腕錶」獲得銅牌獎,休閒事業管理學系葉子明老師帶領白凢芸、林良砡、林芝瑜研發的「唯美感溫生活」獲佳作獎。' x. ]1 O1 ^, p, I3 U, {9 t

6 ]& ]/ d" ]9 t榮獲金獎肯定的「奈米生物纖維薄膜之製備以及應用在抗菌薄膜之研究」,出自生科系吳建一老師,以及研究生許銘展、毛昱舜、羅凱軍之手。參與此研究的羅凱軍同學已考取台灣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三間學校的博士班,羅同學指出,細菌性纖維是一個受注目的傷口敷料生物性材料,可以提供傷口潮濕的環境以利復元。然而細菌性纖維本身不具抗菌力,無法避免傷口感染,為了達到抗菌效用,他們分別將細菌性纖維浸泡於銀奈米粒子以及具有陽離子界面活性類型的benzalkonium chloride抗菌劑溶液中,分析、觀察抑菌效果,此一技術未來有機會應用在急性傷口敷料。0 d4 ^6 H8 r( \1 R7 X
; X5 |9 Y# p8 b
另一件金牌發明「自給自足太陽光電/熱能與空氣源熱泵熱水器(PVT/AS-HPWH)系統」,是電機系蔡渙良老師的研發成果。蔡老師創新設計的太陽光電/熱能太陽能收集器,能做為熱泵熱水器的蒸發器,將太陽能轉換成太陽光電電能和熱能,電能可以提供熱泵熱水器運轉所需電力,熱能則能直接熱壓縮,經由儲水桶以熱能形式儲存,是能夠自給自足的熱水器系統。2 o$ e. u8 ?0 Z; M+ k( t

; b1 h' B. {8 x, }1 `& ]: E+ M' j大葉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魏本嵢強調,今年的國際創新發明海報競賽共有302件作品參加,包含臺灣、香港、日本、俄羅斯、義大利、瑞典、烏克蘭、摩爾多瓦、塞爾維亞、馬來西亞、亞美尼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立陶宛13個國家。大葉大學今年共有6件發明參賽,6件都獲獎,顯見大葉大學的創新發明能量已與國際並駕齊驅。, E$ ~; m7 h7 R& s
4 U' ^. `* C6 M  \# w; }
訊息來源:大葉大學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9 03:20 PM , Processed in 0.1320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