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14878|回復: 5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普林茲文學獎《我的心動》道盡父母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7-26 11:32: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0726 10:46:03台北訊)由美國作家葛蕾.傅萊曼威爾所寫的《我的心動》於七月底在台灣出版了,這本得到普林茲文學獎銀牌獎的青少年小說,不僅描寫了少男、少女情竇初開的愛情,同時也點出青少年在尋找自我價值過程中的迷惘;除此之外,書中更道盡天下父母的心聲,頗值得師長與家長共同省思。) R  e9 H$ O/ [' b9 H8 [

! A  B1 {1 D1 o$ V4 m5 V哈佛人出版社執行長張錦娥當初選擇這本書的時候,發現《我的心動》除了篇幅短很適合青少年閱讀之外,還發現這本書同時說中了少男、少女和為人父母的心聲。
+ |" x4 |0 U; B5 Z! u* ^4 T2 J( W* r; n
她提到書中讓她印象最為深刻的角色:「書中的『爸爸』就像是絕大多數父母的寫照,因為他自己畢業於耶魯,所以將自己的樣板套用在兒子霖克身上,期望他也可以上名校。這樣讓孩子覺得讀名校不過是父親的勝利罷了,絲毫沒有感到自我的成就感。」
% j3 z4 P2 |' h7 y. m7 s8 e3 M. b" p3 \
張錦娥覺得這樣的親子關係在現實生活中常常上演,她記得就讀哈佛的時候,就有朋友會問她的兒子說:「你以後要不要也讀哈佛?」似乎,只要孩子回答:「要!」就可以滿足所有大人和父母的期待。不過,她的十歲兒子倒是給了一個很有趣的答案:「我不覺得哈佛適合我,我比較喜歡MIT(麻省理工學院),因為MIT看起來比較酷!而且,我喜歡數學和自然。」
* p5 p5 L( q( E7 ~0 a  }  T. o* b$ O
雖然以父母的立場來看,期望孩子成龍成鳳的心態並沒有錯,但是《我的心動》也點醒了所有的父母,不論再怎麼期望孩子日後上台大、哈佛或是耶魯,但是決定權不在父母,而是應該將孩子的人生交到孩子自己的手上。% [3 ~# g" o) o
8 K7 T; X9 q% ~* D* ^
《我的心動》裡原本是數學資優生的霖克,最後雖然也考上名校,但卻背叛爸爸的期望,選擇了自己喜愛的音樂科系;而妹妹愛倫則是勇敢地向爸媽說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可以當一個有想法、具有吸引人的特質的女孩子。仔細想想,華人父母是不是在付出的同時,也會期望過度?孩子是否有勇氣像霖克和愛倫一樣擁有自我心靈的悸動?; R; g: n! _, I* D* Y6 h7 I& _. D% P

7 P; R% t6 p: f( k# C: [張錦娥建議家長不妨與孩子一同閱讀《我的心動》,說不定可以互相了解對方在想些什麼。也衷心建議爸媽可以放開一點、輕鬆一點,讓孩子擁有獨立自由的思考,自己也有喘息的空間。
& s% s8 G) t% V% k: ]$ p/ ?: s# r. @+ U, L
想知道更多新書訊息嗎?請上「哈佛人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harvard_inspire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2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7-8-21 14:56:39 | 只看該作者

富小孩最困難的一課:體驗辛苦才能堅持到底

四、五年級生常感嘆現在的孩子沒有刻苦耐勞的精神,不像以前台灣經濟困頓的時候,只要看到父母親的辛苦,就清楚地了解何謂「勤奮努力」與「吃苦」。要如何讓孩子體認勤奮努力與吃苦的重要性呢?哈佛人出版社執行長張錦娥建議家長不妨利用機會讓孩子親身體驗失敗,從失敗中得知耐力的重要。
! R, v8 x$ z/ U+ z- X! }; Z2 l  r" g, W# X5 C
張錦娥回想起就讀台大的時候,班上有很多的同學家境都不是很好:「班上同學家裡有的是種田、做工和捕魚。大家小時候看到父母親的辛苦,就清楚地了解吃苦的真正意義,以及努力堅持的重要性。」
, O5 H% j, T# c4 ?/ E1 }% K  k% I) L+ Q
然而,現在的城市孩子和以前相比,堪稱為「富小孩」,但他們沒經歷過那種困頓的生活,父母想要他們了解「吃苦」的價值,似乎是天方夜譚。對現代的富小孩來說,「吃苦」的概念很抽象。
. v3 g* k- s8 k0 x, e4 m, J2 X* Y. ~6 e6 B: J
張錦娥建議,家長倒不如換個方式製造機會,讓孩子親身經歷失敗,結果反而可能讓孩子越挫越勇。
, b; K2 Z4 e: ^6 v8 h
5 H' j9 }7 p, b) p" _她以最近自己國小五年級的孩子當作例子:「最近在美國麻州舉辦的Continental Open有三天的西洋棋賽事,剛開始我想不通為什麼六場棋賽需要三、四天來比賽?原來一場棋賽的兩個選手各有三小時,所以中午十二點有一場比賽,晚上七點才開始第二場比賽。有經驗的選手甚至下到凌晨一點才定生死。孩子剛開始不懂,第一場十五分鐘就輸了,等到第四場也懂得要撐到三小時。等他下完三小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卻還有大半選手還在場上!他才明白,我也明白:下棋的天分,不是只有聰明,更重要的是『毅力和耐心』!」
% @: I7 x# P9 g2 e' d2 }- _8 r% r; [8 m8 u. ?, P) o
雖然最後棋賽結果不理想,孩子也很沮喪,但是親眼目睹成功棋手的超級耐力後,孩子竟懂事地說:“The greatest failure is the greatest lesson.”(最大的失敗是最好的學習);最後孩子寫下的心得竟然不是放棄他的西洋棋大夢,反而是:「要很努力讀很多書和背棋譜,下很慢、有耐心,才能成為世界第一。」
$ b8 t9 l/ w) w6 o( e) w" d/ ?
家長也不妨刻意為孩子營造失敗的經驗,張錦娥就有個台大同學從小到大都是資優生,她的媽媽為了把握最後一刻讓她體驗失敗的滋味,故意在研究所放榜那天,騙她沒有考上,讓她可以真正體會失敗的滋味。從那個例子看來,這個媽媽真是用心良苦。, V$ y) O" P+ f7 x& {- x
  }3 F) w0 V( e8 X; [8 @
您是不是苦無辦法讓孩子肯定勤奮努力的價值?也許多觀察孩子在乎的事情,藉機讓他們體驗失敗,也許您也會發現孩子們「克服失敗的潛力」超乎您的想像。您也想要與大眾一同分享的教育心得嗎?哈佛人出版社正在徵尋爸爸、媽媽成為哈佛人之友,期待更多交流能產出更多好書,詳情請上「哈佛人出版社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harvard_inspired/
3#
發表於 2007-8-22 15:14:59 | 只看該作者

新世代年輕人:最想多方位嘗試?

(20070822 14:33:42台北訊)新世代的年輕人不管唸什麼科系,越來越多人想要跳出原本的專業、朝多方位發展,希望展現全方位的才能。參加過許多大大小小歌唱比賽的史茵茵和喜歡四處說故事給小朋友聽的Andrew,就是新世代結合專業與才藝,進而發展全方位事業的最佳例證。! p9 S* f! D+ s2 x! ^

0 k: y, L9 h1 h" V台大外文系畢業的史茵茵,最厲害的才藝就是唱歌了,所以就算是拿到哈佛大學教育碩士之後,她還是在駐唱、四處參加歌唱比賽。去年還在東森電視台舉辦的「音圓盃」中拿下第一名的成績,連現在當紅的星光幫楊宗緯在該比賽中還屈居第二呢!
' w5 k: i) U2 I& h* R) u" c* E5 X
5 {1 p( [1 l* g: W* }除了歌唱這個強項之外,史茵茵的外語能力也非常強,譯作有《細數繁星》與《我的父親》。其中《我的父親》是哈佛人出版社的八月強打書,內容是作者追憶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父親,新書一出版,就感動了許多家中同樣有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家屬。
5 q7 m! Q+ S( V7 v& z! N* p
2 [9 ~( U; R0 N4 c% q提到這本讓很多人感動的書,史茵茵表示當初她在翻譯的時候,因為太投入了,所以她媽媽一直很好奇。史茵茵笑著說:「終於有一天,她瞥見我隨意放在桌上、列印出來校閱用的草稿,便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讀了起來,等到我回過神來,只見她早已紅了眼眶。」
# I' D" a4 |% Z2 s: b( x' y6 ~" U/ T" {: |6 P! k: w: n2 ?
也是畢業於台大外文系的Andrew,在外文系畢業後考上了台大戲劇研究所,希望能夠憑藉著外語與表演這兩個強項,發展自己未來的路。Andrew目前的發展重心就是教孩子如何聽故事學英文、翻譯自己有興趣的童書以及到書店近距離說故事給小朋友聽。現在的他還是哈佛人出版社的指定說故事哥哥,八月二十六日還要到台南誠品書店說故事(詳細活動訊息請上「哈佛人出版社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harvard_inspired)。- v9 p# V6 |- P3 T' {
0 _! p' y2 {$ |: H2 C. r
個性好動的Andrew目前也朝導遊及領隊發展,他笑說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開一間美語補習班,每天都可以說英文故事給孩子聽,到了寒暑假就帶著這些小朋友出國體驗西方文化,這樣不僅可以結合事業與個人的娛樂,我的導遊執照也派得上用場!」
$ ]  Y6 t, [( J8 G3 d9 O' c7 y- Z; k# i  m
這兩個新世代的代表不但有高學歷,更有強大的興趣與行動力去支持他們選擇的職業,這是否與您心中「被動、欠缺行動力」的新世代略有差距?下次您也許可以觀察周圍的新世代,也許也會發覺到他們的無窮潛力。
4#
 樓主| 發表於 2007-8-28 11:02:10 | 只看該作者

《琦君書信集》編印完成新書發表

(20070828 08:12:15)文建會國立台灣文學館委託,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琦君研究中心編印的《琦君書信集》終於出爐。昨(27)日下午兩點,於台大校友聯誼社舉行新書發表暨座談會。由計畫協同主持人莊宜文教授主持,邀請到琦君夫婿李唐基先生、文學館副館長游淑靜及四位文壇女將周芬伶、應鳳凰、封德屏、陳素芳,一同討論琦君與友人在書信往返的種種溫馨趣事。
& ^* I# b0 ]; g
7 j" I( ^4 C5 U& @6 N! q國立台灣文學館副館長游淑靜表示,是他最喜愛的散文家之一,她很欣慰能參與此次活動。這本書呈現在大家的眼前,讓讀者更能體會感受到琦君溫厚的感情與直樸的文筆。7 Y: k1 S3 [4 S1 e- ~
琦君無疑是五0年代以降,影響台灣文學寫作的重要作家,她的作品多年來一直是中學教科書的第一首選。琦君充滿人情味的作品,擅長以溫暖的筆風刻劃大時代,相較於張愛玲的華麗與滄涼,琦君的字句中,時時流露出另一種溫柔敦厚的典範。除了創作之外,琦君從小經常代替母親寫信,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了寫信的習慣,多年來她與親人、文友、讀者往返的書信,更是多不勝數。2 |+ a; p& X$ u5 N; [+ A) D
/ l1 C4 q/ r" l0 m
計畫主持人李瑞騰教授表示,琦君親筆寫就的書信,可視為散文的特殊類型,不但是了解琦君真實情感、生活面貌的一手資料,更是窺探當時文壇文友往來的重要史料,極富文學史價值。: B6 b) U, C  x0 O+ W) O+ S

$ y% I1 O* A4 [% T$ Y8 a本次《琦君書信集》的徵集與編輯的過程,其實最困難不在於徵集本身,而是在於琦君字跡的辨識上面。琦君書信的徵集,歷經半年左右的時間,很快獲得各界文友的響應與支持,共收到約八百封信件,不過礙於篇幅及經費,只能從中選取其中較為有趣、可觀的書信。其中最早的信件是寫在1971年,而大部分則是1980年代赴美以後所寫,對於琦君的旅美歲月有相當細膩的記錄。除此之外,琦君於2002年停筆寫作之後,大約仍有四十餘封書信延續著她的寫作生命。3 Y, s& d" e9 t; @  f8 @

, u, ]8 h9 H% ]   座談會中,邀請到琦君夫婿李唐基先生、周芬伶、應鳳凰、封德屏以及陳素芳女士,暢談她們與琦君相處的點點滴滴。透過書信的往返,不僅可以看到琦君好惡分明的一面,對於寫作的強烈堅持,一字一句都看出了琦君的執著態度。
5#
發表於 2007-8-28 17:58:32 | 只看該作者

《我的父親》一書撫慰失智症患者家屬

(20070828 15:20:13台北訊)探討阿茲海默症的日本電影「明日的記憶」即將於台灣上演,將讓觀眾更了解俗稱「老人失智症」的實際面貌。事實上,八月中旬由哈佛人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父親》,就是從照護家屬的角度看老人失智症,才剛出版就得到許多讀者的迴響。
% f# L! F# y: f/ B7 X
4 j! \4 a* {( }. T' ~; D現於唱片業擔任錄音工程師的劉明德,就和《我的父親》作者蘇.米勒一樣,曾經照顧罹患老人失智症的父親好幾年。
) M0 b. M: Y& }' Z& D$ Z# O
1 Y9 U5 c9 u2 Z& U% a提到父親第一次出現失智症的徵狀,劉明德說:「我爸爸每天都會搭公車出門找朋友聊天,大概都是傍晚回家。有一天他晚上十點多才回來讓我急得不得了,後來才知道他在某一站下車後就想不起來要去哪,坐在路邊想了很久,最後還是搭上末班車才會來的。」
! g! K; U9 P8 y4 X; J3 I8 A! u: w$ Z1 s" D9 `
現在提到父親當年讓人料想不到的狀況頻頻,劉明德還是覺得啼笑皆非。除了失憶之外,他父親也產生了錯覺,例如他有一陣子常懷疑樓下房客要把他的房子賣掉,因此常常找房客理論;還有一次在安養院深夜的時候,他竟然突然說房子外頭有長官在點名,要部隊摸黑出發,讓劉明德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安撫這「無中生有」的狀況。當然《我的父親》書中蘇.米勒的父親走失的經驗,劉明德也曾經歷過。3 ^0 g6 i+ u% ^0 F. ^: R
1 j: N( y' W% V7 p' R
和蘇.米勒一樣,劉明德也很慶幸他和父親在那段期間互動得不錯,因為他父親漸漸忘記週遭的人,連相伴幾十年的太太都不認得了,唯一認得的人就是劉明德。但是和蘇.米勒不同的是,劉明德是家中的長子,沒有其他的兄弟姊妹可以商量、分擔照顧父親的辛勞,因此他在那段期間每天都去安養院陪父親,上班前後各去一次,為的就是陪父親說說話,好讓情況不要退化得太快。
3 F* a! x, V# P# Y
+ g6 P( c  A+ E4 c* b- @7 t他也坦承,送父親去安養院的確減輕了不少負擔,而他認為如果環境許可的話,找個外傭照顧的確可以讓家人比較放心,畢竟安養院爲了長者的安全與照顧便利,有時限制長者的措施會讓家人不捨。# l4 X. M- ^3 W) L0 K
3 k! [- C4 o/ U) E, [# \
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主任袁瑞昱指出,阿茲海默症的好犯年齡是六十五到七十歲。對照於這樣的年紀,劉明德的父親將近八十歲才罹患,算是非常晚的;劉明德覺得這跟父親發病前常常外出走動,與朋友聊天社交有關,所以他也建議家中有高齡長者的人,不妨多建議老人家外出走動,不要整天悶在家中。
! c' u# u$ `1 ]! P2 {8 q) m, ?% Y: s" K: D3 f
您家也有失智長者嗎?哈佛人出版社歡迎失智老人團體索取公關書,請電洽哈佛人出版社趙小姐:(02)2725-1823#102(數量有限,請把握機會)。或您也有相同的經驗?歡迎上「哈佛人部落格」與我們分享:http://tw.myblog.yahoo.com/harvard_inspired
6#
發表於 2007-9-14 21:21:21 | 只看該作者

兼具培養美學與文句優美的童書,為學習首要選擇

很多家長是不是有這樣的經驗?暑假尾聲忙著幫孩子趕作業,全家聚在一起忙著剪剪貼貼、抄抄寫寫?或是孩子最討厭的就是美勞作業了,每次家長都得親自上陣。其實這種現象的導因,某種程度來自於台灣的美學教育不足所致,目前陪著孩子在美國唸書的白太太感觸最深。' X8 v, o9 {/ D) x. G7 R! q) p7 [

9 p1 _$ }1 k1 Q$ Y9 ^9 P本以為到了美國需要花很多心力關注孩子的課業,但是白太太發現她只需要帶孩子去買需要的材料就夠了,她說:「我根本就幫不上忙,因為老師會交代很多需要『動手做』的作業,當然最清楚作業內容的只有孩子,如果家長幫著做就會『露餡』。」白太太認為放手讓孩子做,有助於美學的培養,因為孩子會想辦法把作業弄得漂漂亮亮的。
3 j% b7 h% y' D- F+ _  {3 G8 G2 g9 {) Z
白太太也曾經看過有個台灣去的教授,實在無法放手不管孩子,只好每次到了交作業的時候,自己動手幫孩子做。她感嘆:「其實孩子做不好也沒關係,因為美國老師總是會找到孩子的優點加以誇獎,所以放手讓孩子去做也是一種美學訓練的方式,否則台灣孩子永遠都會依賴爸媽。」
' ?7 e* ~: r# c1 z6 m2 @% g0 u! a6 F4 O6 X' ?
而說到培養美學,現職哈佛人出版社的編輯聞若婷就是個最佳的案例。聞若婷正好編完的美國知名作家辛西雅.萊倫(Cynthia Rylant)的「柯波大街系列」(Cobble Street Cousins),就是傳遞「孩子從日常生活當中培養美學」的教育理念。故事中的莉莉、蘿絲、泰絲常常在生活裡「找樂子」,而她們的「找樂子」可不是隨便玩玩紙娃娃就算了,她們曾經開過餅乾公司、編過報紙、動手縫製玩偶等,這些活動可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呢!這些生活體驗的確是培養美學的最佳方式。( w0 n1 g" m6 \+ z2 \2 l

- X1 w/ @* p6 x9 Y聞若婷也回憶起她小時候在南非念過小學的時光,有一點跟台灣小學很大的不同是,南非小學所有的作業都很重視美術設計,所以小朋友都會買一種「特大號的雙層鉛筆盒」,裡面裝滿了一般文具之外,還有剪刀、膠水、彩色鉛筆,因為任何一堂課都可能要剪剪貼貼或畫圖。+ A3 L" _: l* |$ O+ }, L" y7 d
; `# Z6 h2 n% m& ~* [: G; T
她笑說:「現在會當編輯,大概就是因為那時候藉由手工藝培養出欣賞事物的眼光吧!因為當時就算作業內容不怎麼樣,我可也會拚命把作業弄得美美的。」- U- e" K3 y! s0 u) |+ }$ E. Y% q

, x. a$ q  v( B% V8 g5 G! I. j+ E聞若婷在南非度過的時光可是讓她中英文俱佳,這可讓很多人跌破了眼鏡。她還特地強調為什麼她也很重視中文的原因:「我小時候就可以感受到白人歧視東方人的眼光,所以常提醒自己千萬不能忘了中文。」另外,她的英文則是來自於大量的閱讀,她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她常常去圖書館搶當時正紅的《巧克力冒險工廠》,怎麼看也不膩。當時大量閱讀可讓她的英文進步神速。; ?: {; C' K; I1 w7 Q. S

5 t$ l# Z; R) y# E她也特別建議想要學英文的讀者,千萬不要只是硬生生地強記單字與文法,多看文句優美的小故事也是非常必要的;她非常建議讀者可以試試「柯波大街系列」,因為辛西雅.萊倫不僅在書中傳遞美學精神,其優美的文筆更是值得讀者欣賞學習的英文。2 g; y. z+ a  j6 w% f$ f

& d' ^5 e; H- o8 x+ K; Y! d( Z" b想知道更多新書資訊嗎?請上「哈佛人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harvard_inspired
7#
發表於 2007-9-19 17:15:20 | 只看該作者

孩子每天唸三十分鐘英文故事,英語咬字清晰流暢

(20070919 14:46:24台北訊)許多家長都把孩子送去上美語班,希望孩子可以跟著外籍老師學得一口漂亮的美語,不過孩子常因為下了課缺少說英語的環境就怠惰下來。這裡哈佛人出版社要教您一個在家也可以訓練英語口說的方法,那就是——將孩子朗讀英文故事,並且錄下來;現在國小六年級的Max每天唸三十分鐘英文故事,不但可以讓咬字更清晰,還可以從說故事當中得到不少樂趣呢!
2 ~8 o  D8 A7 X
* F8 r1 D" x" c/ uMax在國小一年級的時候曾經去美國讀過兩年書,所以發音與咬字都與外國小孩差不多,但是在回國一年之後,發音漸漸會受到干擾,所以他的媽媽便想了個方法——利用英語有聲書來訓練Max咬字與發音。
! |0 M% [3 @/ o3 f7 X! D. G- b- ]) a4 ~  k
首先Max以近來最熱門的「札克檔案」中的《怪牙醫賈可》來當作朗讀的素材,因為這本書不但帶有懸疑氣氛,而且書中的怪牙醫角色又可以讓孩子過過表演的癮。Max一天先唸個三十分鐘,並用錄音筆錄下他的朗讀,覺得自己唸錯字或是唸不好的時候,先說一聲“repeat”,再一次將正確的發音唸出來,這樣下次自己播來聽的時候也可以特別注意是哪些地方會卡住。Max很不好意思地說他常常是因為打噴嚏而說“repeat”的。
/ c$ q* ^7 S0 F2 |. T, x+ b* f8 C; f- r6 H/ U5 X$ t
Max現在已經養成每天朗讀三十分鐘英文故事,他很有心得地說:「建議大家不要唸得太快,因為唸得太快,等到重新放出來聽的時候,自己也會聽不懂;可是也不要唸得太慢,因為這樣重新聽的時候自己又會沒耐心。唸幾次之後,自己就會調整到剛剛好的速度。」
  \; n4 ~+ e9 w  o7 l1 i; a- g0 u6 j  q3 b
那什麼是訓練咬字的關鍵呢?Max回答:「邊朗讀邊錄音的好處是,你會覺得這樣好像很正式,所以就會特地注意每個字的發音,自然咬字就會比較清楚。」另外,他也提到在朗讀的過程中一直停下來是正常的,不過千萬不能遇到不會的字就跳過去,可以先猜猜字的讀音和意思,下次重聽的時候就會知道自己哪裡不會,再上網、查字典或是問人,所以重聽也是很重要的。
3 Z& J% n& z3 x. Z7 ^6 s+ y. P5 C1 z. z; ^; n
不過問到是什麼動力讓Max這麼喜歡朗讀英文故事,Max很開心也帶點害羞地笑說:「因為媽媽會給獎勵啦!」他覺得有一部分的動力是來自媽媽給的獎勵,所以當初他並不覺得朗讀英文是件費力的事每天唸三十分鐘英文故事每天唸三十分鐘英文故事。但是現在他把自己朗讀《怪牙醫賈可》錄成一片CD要與大家分享,更是成就感十足。/ x* Z( `: T$ v' S: V+ c

- e  u  S; D, u: c您想聽聽看Max是怎麼朗讀英文故事的嗎?請將您的姓名、電話、地址傳真到2725-5962,或是上「哈佛人出版社部落格」留言:http://tw.myblog.yahoo.com/harvard_inspired,即可免費獲得Max朗讀《怪牙醫賈可》的英文版,也許這可以提供您另一個提升孩子英文程度的好方法!
8#
發表於 2007-9-20 20:35:21 | 只看該作者

想上哈佛?從小培養幽默感

(20070920 14:37:26台北訊)最近坊間雜誌都在討論「如何用千萬培育出優秀孩子」,看看這些用千萬打造出來的孩子倒也有好幾種,有的孩子是屬於「數理資優生」,有的孩子是「見多識廣型」,有些則是「體能資優生」,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美國頂尖的哈佛大學對於研究生的審核評鑑表上竟有一欄「幽默感」的選項!: @% s" o. j' ^" [
0 Q" }' E' w" A2 @6 D: p
畢業於哈佛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現任職哈佛人出版社的執行長張錦娥表示,她當初申請哈佛大學的時候,作夢也想不到推薦人的審核評鑑表上竟然有一個項目是「這個人有沒有幽默感?」這也才讓她體悟到,原來名校培養優秀的領導人才,把幽默感當成是重要的一項衡量標準。到了哈佛以後,也才發現美國人幽默感是從小培養,不是一蹴可幾。) [! Z9 j& r$ G2 r+ D

9 i( A9 C  {5 h7 N  }) j( H張錦娥有鑑於此,在開設出版社之初,就將「培養孩子的幽默感」視為重要的選書指標。如果一本書沒有辦法逗孩子開心大笑,可是無法通過她這一關;也因此,哈佛人出版社特別發行美國著名的「札克檔案」用來培養孩子的幽默感,也希望爸爸媽媽可以回歸到童年,一起與孩子共讀這搞怪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的冒險故事。
( ~; E& P6 d8 P) |( [. |
) m% Z" N: U6 Z) D她也提到自己是五年級生,常常以認真嚴肅的態度看待事物,但是過於認真反而使生活少了樂趣,用在親子關係上更會弄巧成拙。有了札克檔案後,不只可以和孩子一起大笑、作夢,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幽默感。8 P5 k9 {5 |, F3 i' b

: Q' @0 ~, j, u7 D3 V$ ^% `另一位哈佛碩士劉經巖也在「札克檔案」的序中提到:「為孩子挑選適合的讀物是許多父母共同的課題,『札克檔案』最為與眾不同的特色是,它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幽默有趣、充滿想像力;而我的看法是——要讓小孩接受某個教育觀念,首先要讓他們笑、要讓他們開心,他們才會接受這些觀念。」
8 }7 ~% }( x6 Y: A, }: n  Y; F& A. R  m
此外,「札克檔案」最近被天下雜誌《2007親子天下專刊》評選為適合孩子閱讀學習的系列書,也是誠品兒童書店排行榜上的常勝軍;來自各界的肯定更足以表示市場性亦具有教育意義。
1 I( E- r4 k! V6 }/ }9 Z6 u! S
- s$ ?3 X6 e" E; P$ B6 I想獲得最新一集的札克檔案,請上「哈佛人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havard-inspired/
9#
發表於 2007-10-2 17:13:52 | 只看該作者

第一本親子共讀《紅樓夢》動畫書

啟發孩子的作文能力,欣賞文學之美,親子互動經典% x8 n5 i* N+ W2 v: u' f7 E
書名:《紅樓夢──通靈寶玉》【精裝注音繪本書+動畫DVD】; j) {& y1 V9 K' B4 b
作者:曹雪芹  U+ v& g) \- z* `2 \
文字改寫:楊佳嫻1 i9 [0 \# D" q* D$ v  T
導讀:國家文學博士 鄭明娳
. v+ O9 F4 W4 ?4 e  y* N4 b) [! i出版社:明日工作室
& l3 ~. i* i  @* R# K: N1 O5 `* ?定價:350元* T9 ~2 |9 [4 l# @& h: e9 q4 W( r  L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閱讀不再只是傳統的紙本型式,運用不同的媒體創造了數位時代的閱讀新樂趣。明日工作室的多媒體書,不僅擁有原來傳統書的閱讀型式,在保留原著精神下,又予以創意改編成動畫卡通,讓小朋友更容易進入經典的世界;一本書雙重的閱讀享受,書本提供了可隨時取閱的形式,多媒體則提供另類觀賞方式,使閱讀的樂趣從紙本延伸到數位,從傳統跨界到多媒體,讓閱讀的視野更加拓展。& t/ l3 ]4 h2 }1 B0 Z
7 e7 Y: a$ O- L( {, `: p: e
繼蔡志忠老師中國經典系列【老、莊、孔、孟】及《綠野仙蹤》、《卡夫卡變形記》及《頑童歷險記》後,明日工作室加入更生動的創意元素,推出用動畫閱讀的經典文學,並挑戰中國最著名的長篇小說《紅樓夢》。本次邀約不少知名專業人士共襄勝舉,除了榮獲新聞局【數位內容產品獎】的優質動畫團隊,還有著名新生代詩人楊佳嫻擔任文字改寫,書本也以手繪方式精緻呈現,加上國家文學博士鄭明娳老師撰寫導讀,以高品質的規格及長達一年半的製作時間,量身訂作出適合親子輕鬆共讀學習的多媒體書《紅樓夢──通靈寶玉》。
8 P+ n1 R( a( k1 d! U+ o* b8 z$ h. u4 y3 X$ Z* a
《紅樓夢》全書共一百二十回,是描寫中國傳統大家族生活最細膩的一本古典小說,其中以「情╱欲」的描寫,最讓人津津樂道,並與《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並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小說,還被廣泛翻譯成十幾種語言出版,經典地位可稱之為中國版的《魔戒》或《哈利波特》,一點也不為過。5 o7 J/ }6 J( A" s6 K7 O
4 x' C2 f% d9 {
但隨著社會閱讀習慣改變了,《紅樓夢》成了大學通識課程才觸碰的到的小說,為了讓孩童也能輕鬆閱讀這部好作品,明日工作室將《紅樓夢》改編成適合親子閱讀的動畫DVD,並以上集《通靈寶玉》、下集《大觀園》方式,篩選出最適合親子共讀的章節,每集以三十分鐘的輕鬆觀賞方式,讓讀者能循序漸進地融入故事。精裝注音繪本書中,則強化了學習概念,不單單只是閱讀文字,還能透過【放大鏡】、【想一想】【給小朋友的話】等單元,讓孩子學習單字字彙,並強化作文的寫作能力,還可以透過親子共讀及互動,讓孩子透過思考書中的故事,也能達到自省的能力。" [, I( i. R3 {' d
# A/ t9 U. z0 o  f" R
本次為了因應隨身閱讀潮流,即使不進書局,也能透過手機欣賞《紅樓夢》動畫精華版,只要上官方網站上的使用QR Cord條碼,就能免費試閱,官方網站http://ebook.tomor.com/
10#
發表於 2007-10-3 12:17:59 | 只看該作者

嘉德懿行揚寶島~社區學習故事多 《22個社區故事》新書發表

(20071003 08:49:31台北訊)環保署在10多年前,即在全國各地社區啟動環境教育的工作,10多年後的現在,發現各地鄉親在保護環境的努力過程中,也重視社區的共同歷史記憶,這些歷史記憶的保留,就是幫這塊土地留住珍貴的生命故事和動人的篇章。
4 v, {2 v; K1 Z0 r. L5 T" R* c
. F/ H* ^# n) f環保署為使這些動人的嘉德懿行得以傳頌寶島,特別委託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採訪22個社區,彙集成22篇動人的故事;環繞在海邊的漁村,從東北角的卯澳到八斗子長潭、新豐鄉紅毛港、通霄鎮白沙屯、北門鄕蚵寮,不管是礁岩海岸或礫石沙灘,他們都攜手珍惜保護,還交互巡守家園;而在都會區的社區如豐原市中陽、台中市后庒,左鄰右舍共同走出地震創傷,努力在都會中留住自然資源,所傳達出來的有情天地,都令人深深動容;而在靠山區的中寮鄉和興村、林內鄉湖本村、中埔鄉深坑村,在推動保護環境的過程中,也有結伴創業發展,令人深懷希望;在平原中的彰化縣社尾、埔南社區,嘉義市圓仔林、高雄縣湖內鄕大湖、大樹鄉舊鐵橋社區、林邊鄉永樂社區等,都善用自然和人文資源把環境教育的內涵予以深化;美麗的鹿野鄉龍田、瑞穗鄉水尾、豐田鄉牛犁、礁溪鄉林美等社區,也是為了打造優質的環境而拓展合作的層面,把環保融入生活當中。
3 X# f; S4 C$ x6 S; D" M) n. a( U, N1 v
最可貴的是,這些社區都努力尋找學習資源,以不斷的學習來吸取新知、拓展視野,更會跨區互相鼓勵和學習,而仔細思索這些善緣的牽引,都源自於對家園的熱愛。6 W' v9 {2 R0 m0 i- Q9 I  O

. Q2 H# Q5 L; S+ F5 F, J* T, j( L今天環保署特別邀請故事中的人物:基隆市的林福蔭船長、高雄縣湖內鄉蘇福龍理事長,親自介紹社區故事,獲得熱烈響應;環保署更期待這些社區的嘉德懿行,今後可以散播到寶島各處,漸漸茁壯成長,更希望國人親自走訪這些社區,介紹這些動人的故事給親友,並進而學習效法,讓美好的行為形成浪潮,捲動出美好家園的生命藍圖。
/ y! O! }; ^, O  {! h  C# k, {) Q+ [9 t/ v4 T6 F! a5 o/ c
有關《22個社區故事》的詳細內容請至環保署網站(www.epa.gov.tw-環境教育-教育宣導)瀏覽參閱。
11#
發表於 2007-10-14 08:13:37 | 只看該作者

帶孩子聽故事,點燃閱讀欲

(20071012 15:52:53台北訊)近來雖有專家不斷提倡父母為孩子「說故事」或「唸英文」來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及英文能力,但並不是每一個父母都能勝任說故事或讀英文。因為不是每個父母都是全才、樣樣精通。然而,事實上,現在的書店或圖書館也經常安排說故事時間,爸爸媽媽可以帶孩子嚐試看看。" k5 g! q  D8 u
- T) E6 k  [  E+ o* |
哈佛人出版社張錦娥社長就提到她自己不太會說故事,她提到「在美國的時候,只要圖書館或書店有說故事,我會帶孩子去聽去看。有時,同樣一個故事,經過不同的演說方式,孩子的閱讀欲望就被點燃了。」
9 E) t3 s3 O' T0 u
& N5 B0 _4 j2 a+ i0 d3 F舉例來說,哈佛人出版社曾經請到就讀台大戲劇研究所的Andrew哥哥到書店中為小朋友說《怪牙醫賈可》的故事,小朋友眼中的大哥哥唱作俱佳的生動表演,讓在場的小孩子們深深著迷,甚至就有一個小男孩回到家後,仍捧著書,煞有其事地模仿起大哥哥的表演呢!這樣的效果,恐怕不是整天為工作勞累又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父母可以做得來的。
, x( S& ~8 v6 q2 j8 `; g& C) g  d" ^) m# n
現在哈佛人出版社又要提供這樣的學習機會了:為了讓小朋友們可以接觸不一樣的哥哥姊姊,透過他們不同的演出,激發小朋友新的創意和感動,這一次請來了有甜美聲音的Judy,十月十三號(星期六)這一天她將要用「英文」在天母的誠品信義店說故事,讓在場的小朋友感受一下用英文聽故事;十月十四號(星期日)則有逗點劇團的小噗姊姊,帶著她在日本學習兒童劇的表演功力,以「戲劇化」的方式為小朋友表演故事。
: U$ M; R+ s3 U' {: ?; K8 \# e
2 W% c9 A# ^5 Y* T- x平時苦於不擅表演或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讀書的父母們,千萬不要錯過這樣的機會。活動詳情請參見「哈佛人出版社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havard-inspired
12#
發表於 2007-11-12 16:18:12 | 只看該作者

馬克吐溫與高科技:二十四歲時,就已經成為目前的所謂「科技新貴」

【聯合報╱陳漢平】 2007.11.12 02:30 am
' z" J+ S% v* ~9 r9 ?- c% r http://udn.com/NEWS/READING/X5/4092339.shtml2 u& u1 S. p* I: [
  . \  _" t: n5 r8 r* R
馬克吐溫的作品,充分表現出美國生活與文化中的幾大特色:純真、豪爽、冒險、快樂、關懷,當然還有幽默。
0 t) ^/ r' w- I& v3 R* d
) e8 G3 W! \: U# e4 b然而,美國文化中還有另一種特色,那就是熱中於創新高科技的發展,而馬克吐溫即使在一百年多前,對這一項特色,也並未缺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v, w+ w4 x% v/ f* L2 T

- q3 s1 |1 T) q0 j( O1 g首先,他對天文學特別有感情,他常認為自己可能是宇宙中一個刻意安排出來的巧合,不然他誕生的那一年,為什麼哈雷彗星會正好經過地球?
2 }2 y* _* F+ W8 Y: u' N; ~$ a! b5 i* a  J
所以在七十五年後,當哈雷彗星要再度經過地球時,他就感到事態嚴重,很慎重地告訴朋友:看情形他可能會和哈雷彗星一起走,大概度不過第二年了。果然,他真的去世於哈雷彗星再來的那一年。
) E8 Z) X6 H9 T# S4 P  _2 _9 e' s& A0 X$ }& O
馬克吐溫在二十四歲時,就已經成為目前的所謂「科技新貴」,他當上密西西比河上蒸汽船的輪機長,相當於今日科技公司的工程部主管,年薪換算成今日的貨幣值,超過了一百萬美元...
13#
發表於 2007-11-14 17:36:24 | 只看該作者

與孩子一起說故事,學習英文更有趣

(20071114 09:42:25台北訊)想要為孩子找個新方法愛上閱讀與學習英文嗎?也許帶著孩子一起說故事是個不錯的選擇。哈佛人出版社於本週日(11/18)下午兩點請到白舜安老師 (Andrew哥哥)到台北市立圖書館帶著小朋友及家長一起說故事學英文。
9 y7 d- Y+ M6 O& N# E1 U
# y; B+ l4 f4 b7 H; }/ d說故事經驗豐富的白老師認為處於繪本階段的孩子,可以透過繪本中的圖像以及和說故事老師的互動,增進對於英文單字與故事的理解能力;而且英文繪本中的文字通常是具有韻腳,因此可以讓孩子琅琅上口,記憶英文句子。當然最重要的是,說故事可以誘發出小朋友的興趣。' I  [) r1 c" i) Y; T

2 o0 G% j, ?6 \$ d! \/ V; e- ~如果孩子已經跨越了繪本階段該怎麼辦呢?白老師認為「札克檔案」正好扮演了從繪本進入文字的橋樑,不僅有趣的故事提升閱讀的樂趣,更有豐富的科學現象能夠滿足孩子的求知欲。他也進一步提到:「說故事的確能夠提升英文聽說讀寫的能力,因為孩子與說故事老師的互動過程中,他們會全神貫注地聽、努力地想要回答問題,這樣便可以練習聽與說;而藉由事後的延伸活動則可以加強讀與寫。」
3 Z# \# y5 o/ U* g) j4 L0 ?% u0 W/ D& t4 G( [3 ?4 p4 J5 k: l8 L
這次活動當中,白舜安為了讓小朋友愛上「札克檔案」,會先以中文講一次故事,同時加入說故事的技巧,讓家長與孩子日後也能嘗試自己說故事;這樣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也對於閱讀理解有相當大的幫助。0 A  L4 G! O3 y

- A4 {+ f- G& f, I另外,為了充分利用「札克檔案」既有中英文對照、又有英文朗讀CD,白老師也會教家長該怎麼試著引導孩子嘗試閱讀英文故事,以達到學習英文的效果。 他提到:「在孩子還不習慣完整地用英文表達的時候,可以在說故事的過程中先加入英文單字,當孩子漸漸不畏懼表達之後,就可以加入『比較具有聲音表情』的句子,並且用最生動的方式大聲說出來;家長先不去矯正孩子的發音,而是強調所謂的『聲音表情』,像是『火山女神』應該有的聲音表情就是狂叫,『怪牙醫賈可』就是瘋瘋癲癲地說話……小朋友一定會覺得這麼做很有趣。」
& T6 U1 j0 k3 ?# n+ k
0 x8 b6 I. J; X' s3 C) C您想知道怎麼樣說故事才會讓孩子愛上閱讀,並且啟發他們閱讀英文故事的興趣呢?歡迎您這個週日(11/18)下午兩點於台北市立圖書館(建國南路二段154號11樓研習教室)加入白舜安Andrew哥哥的「札克檔案說故事研習營」,小朋友一定會更愛閱讀與學習英文喔!
14#
發表於 2007-11-22 08:25:58 | 只看該作者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之心靈導師 遺作問世

看過《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讀者,一定對書中罹患ALS(漸凍人)的墨瑞.史瓦茲(Morrie Schwartz)面對生死課題時的睿智與豁達印象深刻。除了這本書之外,墨瑞其實自己也留下了遺世鉅作——《墨瑞的11則心靈箴言》,道出他在面對「失落」時的心境與鼓勵世人的箴言,目前本書由「哈佛人出版社」於十一月二十日發行。
" l7 N& B6 O5 r
, W3 T2 z$ z* K* Q* E0 Z" M9 N) j當初購買《墨瑞的11則心靈箴言》版權的哈佛人出版社執行長張錦娥表示,人生當中有太多的「失落」,不管是失婚、失去親人、失去健康……等,都屬於「失落」的一種,而「承受失去」則成了人生當中最困難的功課,往往也是人們無法預期的意外。雖然這種意外不受歡迎,卻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修練的。1 {4 N6 h) K! {

+ E: }; j8 [% q+ Q: v3 s張錦娥提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失落」是前年面對父親的過世。當時人在美國的她並不知道父親隨時都有可能進入危急狀況,也因此錯過了最後與父親相處的時間,面對這樣的失落,她還是會怪罪自己當時為什麼沒能及早回國。她說:「我的爸爸有一陣子因為腎臟的毛病,每天都要記錄排尿量,但是我媽媽因為不識字,所以爸爸就算是生病,也得自己來。現在回想起來,自己連一些很簡單的事情都沒幫爸爸做到,覺得很自責也很難原諒自己。」. p. D' ^. v7 G: ]
! a# E: C3 b3 o
她也坦承,在後悔與自責的情況下「承受失去」的確讓人久久無法釋懷,但這就是人生要去修練的課題。她對墨瑞在書中提到的「要學會寬恕自己,也學會寬恕別人」印象很深,因為墨瑞即使在絕症纏身的情況下,遭受到週遭的人異樣的眼光還是不以為意,不僅經歷了「悲傷、接受及寬恕自己」,更從寬恕當中學會如何釋放痛苦,並且化解內疚。! b) |5 A9 X  Y" b" ~- V, S6 a3 C

6 G. p$ Y8 J1 f2 g1 b張錦娥提到《墨瑞的11則心靈箴言》並非只是醫病書籍,而是適合每一個人。一般人健康的時候,往往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也可能生病、會衰弱、會需要別人的照顧,或是遇到其他的人生意外。墨瑞提供的心靈箴言的確可以幫助讀者學習面對這些「承受失去」的人生課題。
: b: R5 K' Z" m  B1 u) E
; E# [! k+ y" P. U  o6 }配合新書出版,哈佛人出版社特地於11/29(週四)下午三點於PageOne書店咖啡館舉辦新書發表會。現場邀請到前人間衛視主播楊玉欣小姐出席新書發表會,楊玉欣將與讀者分享自身對抗疾病的心路歷程,歡迎讀者踴躍參加。
& D! A. Q% E" ]9 t" d! m! z: f& j0 ~8 D" `/ a* m* d' \
您也曾面對人生的失落嗎?歡迎您上「哈佛人出版社部落格」發表您的沉思小語:http://tw.myblog.yahoo.com/harvard_inspired
15#
發表於 2007-11-29 14:29:14 | 只看該作者

錢復響應「你買一本書,我捐10元給罕見疾病基金會」

即將由「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與「哈佛人出版社」配合新書《墨瑞的11則心靈箴言》所發起的「你買一本書,我捐10元給罕見疾病基金會」,目前此公益活動率先由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錢復響應。此項公益活動將於11/29(週四)於101 PageOne書店進行簽約儀式。, q- }& ]/ `9 [
- G7 ]$ U% y% e9 A( f) u; r
籌備此次活動的哈佛人出版社編輯雅色提到,這是他第一次真正認識所謂的ALS(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雅色也很高興可以藉著這次《墨瑞的11則心靈箴言》的出版可以提供罕見疾病基金會一些實質的幫助,他笑說:「雖然讀者買一本書,出版社捐出10元可能不是很多,但是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與這次的公益活動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注意到罕病這個族群,當然書中墨瑞的箴言,更可以讓健康的人也開始學會生活。」
) L$ x6 Z6 t, X4 u* r' h/ R
" v% H% j+ w3 I+ K9 N' f4 ^「你買一本書,我捐10元給罕見疾病基金會」即日起開跑,而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錢復看過此書後覺得非常感動,率先以實際行動購買書籍響應此公益活動。此活動之簽約儀式暨《墨瑞的11則心靈箴言》新書發表會將於11/29(週四)於101 PageOne書店咖啡廳舉辦,開放給一般讀者自由參加。
8 M# v7 I1 x3 b' X0 r& L/ n8 E( ^* p/ B4 n! A* N- D8 |$ @
想得到更多新書訊息或是想認識罕見疾病基金會嗎?請上「哈佛人出版社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harvard_inspired;或「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網址:http://www.tfrd.org.tw/cindex.php
16#
發表於 2007-12-4 14:24:24 | 只看該作者

借鏡國際 打造下一代的閱讀競爭力

閱讀即未來。透過閱讀,不分城鄉,每個孩子都可以去看世界,為未來撒下希望的種子。然而,2007年「全球學生閱讀素養調查」(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針對全球四十六國的小四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檢測。台灣在四十六個國家中,名次遠遠落後多次來台取經同為繁體中文教育的香港!不禁令人憂心,台灣的閱讀環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什麼是國際認可的「閱讀能力」? 台灣的閱讀運動該如何走入下一步?
, d- I, Q  O5 f" h; y5 w7 c9 x  T8 B+ d! h. X, @4 e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於12月12日-14日分別在台北、台中、台南舉辦國際閱讀教育論壇,邀請到芬蘭前教育部首席常務次長Mr. Markku Linna(林納先生)、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謝錫金教授,分別由閱讀力與國家競爭力的鏈結到全球學生閱讀力調查結果,從政策面來分享閱讀及教育的推動策略;韓國閱讀教育開發院院長南美英博士與日本晨讀推進協議會理事長大塚笑子女士也應邀與會,深度剖析「晨讀」運動如何迅速地將學校改造成快樂的學習環境。企盼透過國際閱讀教育論壇的舉行,提供台灣的閱讀運動一個新方向,許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更多活動訊息,請洽專線02-2662-0332
" a! ?+ i& u9 [. p
+ i$ q7 d. N' o* U3 o論壇活動訊息:
7 Z7 @8 M( h  y9 x1. 台北場:2007年12月12日 (三)08:30-16:00福華文教會館
& G( v* ]% D8 U& Q1 k  s2. 台中場:2007年12月13日 (四)09:00-11:50維他露基金會館
: y5 C5 w8 v9 W* m( P& X9 W3. 台南場:2007年12月14日 (五)08:30-16:40台南大學啟明苑演講廳
' Z1 q6 l  O3 z4 z
/ E7 Z+ e+ F+ e% v: E7 h講者簡介:) G4 F% ]5 W8 a& D/ T8 x
1.芬蘭  前教育部首席常務次長   Mr. Markku Linna
2 L9 v9 m+ ~3 P0 Y  f! i芬蘭,連續三年(2002~2005)被世界經濟論壇評比為「成長競爭力」全球冠軍。其教育制度被評選為全球最優,國民閱讀率和教育程度也位居世界之冠。同時,連續兩次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舉辦的國際學生能力評比中蟬連冠軍。Mr. Markku Linna是芬蘭教育行政體制內,最資深及教育體制與改革演化的關鍵人物之一。目前擔任芬蘭教育部高級顧問,是教育部持續借重的專家。) L/ T9 F3 l9 z# S) P
! k' g) _2 q5 l# _4 r! Z5 U$ Q( B
2.香港  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謝錫金教授
4 B6 l! Q/ W( G1 k8 X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謝錫金博士,亦為香港大學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有十多年中學語文教學經驗,積極從事語文教育研究工作,推動制定香港中文教育政策。也是2006年香港「PIRLS」計畫的主持人。/ g( j: l; |, I: Z3 s* |8 h
+ b+ R- ~" H& X1 w) _, G, F9 p- O
3.南韓  南美英博士
4 ~" Q7 W0 p0 x. _* Y+ x6 K2 Q: S5 y8 Y南美英博士是南韓閱讀教育開發院院長,多年來從事青少年教育方法的研究。為韓國最早研發閱讀能力測驗卷的人、歷任韓國教育開發院國語教育研究所長、國小、國中、高中國語教育課程、教科書研究開發負責人。
0 l0 e) K$ C) R, H
( q3 V" C/ F) L) v4.日本  大塚笑子老師$ {( l# I( m: K7 a4 e  n
大塚笑子老師於一九八八年開始,與另一位高中老師在學校共同提倡一項「早讀運動」。利用早上的十分鐘推行全校性讀書運動,除執教的學校外,兩位老師並自發性地寫明信片向各校、企業與媒體推廣,不久以後引起廣大共鳴。在產業界、媒體的支持下,到二○○七年止,已有七百六十萬人次青、少年及小學生參加早讀運動,目前日本有二萬四千一百二十三所中、小學生(佔63%)參與這項活動。. N( E; S# ]+ e( D
8 t/ O( E" f" A: ^( f
5.台灣  前教育部部長曾志朗教授
. u1 z: J: K( v0 z0 g曾志朗教授除科學專長外,亦非常重視閱讀,在擔任教育部長任內,推出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包括幼稚園到國小學童每年閱讀五十至百本書籍,編印閱讀指導手冊、培訓閱讀種子教師、閱讀分享書籤、推薦閱讀書單講座,發起全國兒童閱讀日、閱讀護照等,動員學校、家庭一起加入陪孩子閱讀的行列。
9 j1 R4 d* r& |/ A" O1 U; s0 ]' F# w( Z2 c9 o% i
6.台灣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主任柯華葳教授3 H. _; u. y6 c: D' ]& y& `% x7 W
柯華葳教授主持台灣「PIRLS」計畫。曾任台灣閱讀協會理事長,長期研究閱讀能力與識字歷程,關注台灣學童的閱讀風氣與閱讀能力,並協助偏遠地區兒童的閱讀推廣,為國內兒童閱讀運動之重要推手。
17#
 樓主| 發表於 2007-12-9 09:13:39 | 只看該作者

面對困境:仍應積極投入生活

(20071207 16:57:13台北)哈佛人出版社執行長張錦娥於十二月七日接受教育廣播電台「教育好夥伴」的專訪,討論近日頗受讀者推崇的《墨瑞的11則心靈箴言》。其實張錦娥已經將本書反覆看過好幾次,為了此次的專訪,她特地又看了一次,因為對她來說,《墨瑞的11則心靈箴言》每次看都可以得到不同的人生體悟。/ f* @8 {* \2 a3 e+ c% |7 r

6 D3 V+ z" l, F5 {" e4 h4 u張錦娥也提到當初她出版這本書背後的小故事:「我在美國讀哈佛大學的時候,有一回在博物館中看到了一捲相當特別的錄影帶,內容是講述一個罹患癌症的人在生前的記錄。這個人每天都站在同一定點為自己拍一張照片,毫不避諱地記錄自己死亡前每天的樣貌。」張錦娥認為「生命的逝去」已經是不容易接受的事實,但是選擇「面對生命的逝去」更是不容易。
  ^5 R. c4 Z+ O, ~9 {8 q
4 x* h% n7 v5 \5 L# b* z, Z6 ^她也同時思考到如果能夠參透如何面對人生最大的困難——生死難關,那麼在面對人生其他的困境也就簡單多了。因此積極去尋找答案,最終便受到這本書的啟發。
$ r! I4 N& j* E
9 j6 r$ [8 Y. Z( K3 _* K) ?( u* X張錦娥也舉了一個例子,她告訴聽眾如果你周圍有重病的人,可以盡量幫他們找出生活的重心,並且協助他們從事他們的專長與興趣,把握最後人生中實現夢想的機會。她有個學姊在去年罹患了肺腺癌,因為她知道學姊熱愛英文,所以一再說服學姊爲自家出版社翻譯童書,原本學姊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有體力與精神來完成這項工作,但最後還是因為熱愛英文與文字工作而接下了。這也就是《露西阿姨的廚房》誕生前的故事,而譯者江慧真在本書出版後四個月過世。張執行長認為這也是《墨瑞的11則心靈箴言》當中,墨瑞要讀者積極地尋找生活目標。9 d$ {% I# A1 @$ o

# Y+ k% X( }7 Z8 r- h, z: U& r0 f「教育好夥伴」主持人常玉慧小姐也認為,這本書不僅適合病患與家屬共享書中帶來的正面力量,也適合每一位讀者看,因為看這本書可以進入到心靈深處,每次也都會有不同的體會。7 @* B% q3 R1 @& s. Q5 H; Z

7 d( g& ~5 g0 o( R1 h! i9 X您想聽更多張錦娥執行長與林金梅秘書長對本書的感動嗎?歡迎您上教育廣播電台「教育好夥伴」線上收聽:或您也可以上「哈佛人出版社部落格」與我們分享更多動人的生命樂章:http://tw.myblog.yahoo.com/harvard_inspired8 l3 [2 X+ P* w4 C2 l  u* K

& {6 q0 j) Q. ~+ g圖為哈佛人出版社執行長張錦娥接受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常玉慧小姐專訪,左一為張錦娥,中為漸凍人協會秘書長林金梅,右為主持人常玉慧小姐: ?3 z8 r' j2 ^" R6 L
18#
 樓主| 發表於 2007-12-9 09:15:42 | 只看該作者

借鏡美國教育經驗 帶著孩子成長

(20071207 16:04:46台北訊)許多專家學者總是將美國教育與台灣拿來比較,認為美國的教育比較人性化,也比較周全。哈佛人出版社執行長張錦娥日前就指出,就「閱讀養成教育」來說,的確美國在中小學教育上作得較為多元化。- a6 m8 r" A$ w1 |: F) X; v/ Q
8 J& d2 R9 s% t
張錦娥在經營童書出版的路上,總是聽到很多家長的聲音,例如:「我的孩子現在適合什麼樣的書?」「要怎麼讓孩子靜下心來聽英文有聲書?」「你們有沒有出版教育相關的指導手冊?」" K1 _. l1 X; T3 E$ m' u

$ o! O6 P) G1 q' O+ C1 Q她認為這些聲音其實是一個好的現象,表示家長很有心也很想培養優質的孩子。也因為這樣,張錦娥一路上對於家長的提問與建議都格外認真傾聽,這次,哈佛人出版社藉著新書《異想鬆餅屋》的發表,希望也能面對面與家長共同討論「借鏡美國教育經驗,帶著孩子與閱讀一起成長」一題。
) x6 f; W+ c3 J" |8 }: r; r; E8 B+ P2 ^( a5 o0 _
此次座談會中,除了張錦娥將與家長分享她在美國就讀哈佛大學時觀察到的美國小學教育方式,也邀請到兩位曾經居住過美國、就兒童閱讀及教育相當有心得的夏綠蒂與小黑魚,與家長一同分享在美國的所見所聞。夏綠蒂與小黑魚兩位其實是人氣超高部落格的格主媽媽,她們平常就在部落格上抒發自己觀察教育的心得與意見,往往引起格友廣泛的討論。; y, }, b7 r2 v' L4 \1 y

- q2 R1 C+ L/ Z; G) k- q此場座談會將於下週日(12/16)下午三點∼五點,於台北市立圖書館11樓研習教室舉辦(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11樓),歡迎關心教育與閱讀養成的朋友踴躍參加!或您可上「哈佛人出版社部落格」留下您關心的議題:http://tw.myblog.yahoo.com/harvard_inspired
19#
發表於 2007-12-11 16:18:43 | 只看該作者

從《墨瑞的11則心靈箴言》認識愛的力量

(20071211 10:07:25台北)日前「哈佛論壇」邀請到天主教單樞機主教國璽與台灣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楊玉欣為「生命的啟示」發表演說,兩人在論壇中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命中的重大打擊。您可能以為這種對生命的珍惜只有年紀稍大的人才能體會,但是這讓七年級生的Therisa好幾次熱淚盈眶。
& K* ~1 K& X) X8 P1 t  m( E! e7 K  q
Theirsa提到她是很偶然地參加了這次的座談會,讓她感動的是會中單樞機主教部強調身體的不適,反而說到本來年紀就已經一大把了,還舉了很多他與死亡擦身而過的經驗,描述自己如何成為一個立志服務「生者」的神父,Therisa說:「我想只有心中完全充滿柔情與愛,才能夠如此時時刻刻維持中立、以同理心爲他人設想。更讓我敬佩的是,這並不是口號式的同情與泛愛,他還在座談會結束前殷切地叮嚀現在的年輕人,必須在社會中培養高度的價值觀。」
/ ^; w* {5 d1 |/ }) ]+ }- x$ k( |
這場座談會讓Therisa想到最近讀到的一本新書——《墨瑞的11則心靈箴言》,她發現作者墨瑞和單國璽樞機主教都在他們的生命步入幕遲之年身患絕症:「他們做了同樣的決定,那就是不因年老就坐享晚年,更不因疾病而退出人群,相反地,他們帶著病體,更加積極熱情地爭取散播愛的機會。」
; P7 {! P6 M8 |; Z* c8 v+ m. Z& V$ o! c! x" z; U8 D
不過Therisa也忽然發現墨瑞是個比神父更接近普通人、七情六慾更與我們相仿。她在書中看到的是墨瑞也曾經將種種的不順累積成生活中的埋怨,他也曾經與同事交惡、也曾經因為母親過世而無法面對自己……,雖然這些都顯示墨瑞也經歷過一般人認為不堪的經歷,但是他最終仍不斷提醒讀者愛心的力量,不管是病人或是健康的人都要接受自己真實的感情,才能走出個人的世界去認識彼此。' M- L+ J4 D' F$ y+ T9 A
; @* ]3 H3 ?7 A' Z) s, p  v
墨瑞.史瓦茲和單樞機都有同樣的心願:除了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也是這個原因,他們能夠成為眾人的導師。您是不是生命中也曾經感受到來自別人的愛的力量?歡迎您上「哈佛人出版社部落格」留下您對生命的感動:http://tw.myblog.yahoo.com/harvard_inspired
20#
發表於 2007-12-19 12:06:47 | 只看該作者

許多所謂的科技新貴其實是很可憐的

實這麼忙不值得自立晚報 - 台北,Taiwan) Q3 x+ T* x. k/ ]3 `

% Q: W" j: o# j  e6 G6 Z許多所謂的科技新貴其實是很可憐的,每天很早就出門,這時可能小孩還在睡覺,回到家時也已經很晚了,小孩老早就被哄上床睡覺了。在這些科技新貴父親的眼中與印象中,真的,他們的小孩是"橫著長大的"。如此的親子關係讓我們一直有個疑問: 這樣做值得嗎? ...
6 c8 }. p7 S0 `9 k( W( w$ P! q+ l9 ^% @  h0 N
[ 本帖最後由 jiming 於 2007-12-19 12:13 PM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8 09:59 AM , Processed in 0.1540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